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业界 - 微软权杖的猜想:谁将是比尔·盖茨继承者?

微软权杖的猜想:谁将是比尔·盖茨继承者?

谁将是微软这个软件帝国的继承人?虽然比尔-盖茨和史蒂夫-巴尔默还稳稳当当地坐在微软统治者的皇位上,但是关于微软权杖归属的猜想却一直抓挠着人们的好奇心。 

  未来的领袖到底应该具备怎么的气质——是王者风范?还是从商智慧?毕业于名牌大学?或者是一个天才的软件技术员?不过,无论新领袖需要多么出色,他必备的一条,就是一定要继承创始人最突出的秉赋,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将微软未来的领导,称作“小比尔(BABY BILL)”。

  在所有的候选人中,最具领袖相的是在微软负责服务器业务的高级副总裁瑞克-鲁德。在多数人的眼里,这个曾经做过盖茨技术助理的年轻人是微软未来领袖的不二人选;同样被关注的还有Office高级副总裁史蒂文-西诺夫斯基(Steven Sinofsky)、负责Windows开发的副总裁克里斯-琼斯(Chris Jones)、MSN高级副总裁兼部门主管约瑟夫-迈赫迪(Yusuf Mehdi),负责Xbox副总裁杰-奥拉尔德(J Allard)。

  他们的入选也让人看到了微软的未来发展之路,第一,保持权威业务的竞争力;第二,夺取更广泛的市场。

  比尔,你错了

  “比尔,你完全彻底地错了!”说这话的是瑞克-鲁德。那是1992年,年仅25岁的鲁德在跟盖茨讨论一个技术问题的时候,这样直言不讳。

  盖茨怎样回答?

  “你知道吗?我想你是对的。”看来微软的一把手从来就不是给胆小怯懦的人准备的。就像盖茨和巴尔默,他们强大、好胜、充满智慧。鲁德的“冲”劲儿仿佛正好符合这个标准。不过作为未来的领袖,对技术和商业的深刻理解同样必不可少。

  微软的领导者必须有所建树。一位研究微软多年的教授说:“你必须建造产品,并能造大量的利润”。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人比瑞克-鲁德做得更好的了,两年来,他已经带领微软的服务器部门成为微软成长最快的业务。

  事实上,每个进入选秀名单的高级管理者都曾为微软建功立业。跟鲁德前后脚进入微软并担当重任的还有负责Windows部门的高级副总裁克里斯-琼斯,在他的领导之下,Windows Core Operating Systems Development已发展出世界级的项目管理标准及其程序。目前他的职责是在各业务部门间进行协调与规划、跟踪客户所提出的意见的反馈、以及维系各开发团队之间的合作关系。

  在此之前,琼斯曾是Windows 客户集团的副总裁,致力于发展适合家庭与商业使用者的新一代微软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在此期间,他所管理的范围涵盖Windows使用接口、Web客端技术、DirectX、以及打印与影像组件。

  琼斯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拥有数学与计算科学的学士学位,而自从1991年他加入微软之后,就一直致力于Windows的开发和管理,不难看出能成为微软最核心技术的掌门人,琼斯胜在过硬的技术——在一个软件公司,还有什么比负责核心技术部门更让人觉得底气十足?

  相比之下,虽然鲁德没有领导一个传统优势的部门,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鲁德领导下的部门以平均增长15%到20%的速度继续并发展壮大,年销售额突破了100亿美元。而服务器业务已经成为微软的第三大业务。

  近几年,微软服务器业务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IBM和Oracle,甚至没有受到免费操作系统Linux的影响。

  说到微软的3大业务,当然要提到Office,而它的负责人,史蒂文•斯诺夫斯基刚刚三十出头,是微软负责Office的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

  与琼斯相似,斯诺夫斯基也毕业于名牌大学,1989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计算机硕士学位。琼斯已经在微软工作了15年,而其中10年致力于领导Office的研发、推广和创新。能成为Office业务的负责人,斯诺夫斯基绝非等闲之辈,作为比尔-盖茨的智囊团成员之一,1994年,当Office产品部门成立的时候,斯诺夫斯基就作为主管加入了这个工作组,领导设计了0ffice 95和97的共享技术。


2004年10月间,斯诺夫斯基曾亲自前来中国做市场推广,其目的被解释为“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

  斯诺夫斯基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中国这边特定的市场需求,然后中国的Office产品规划组和其他组一起把这种需求转化为实现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是只对中国开发的。”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很多中国人使用移动电话,微软就在Outlook里面添加了怎么编写短信,或者把短信变成E-mail的功能。

  虽然这不过是一次高级管理者的海外推广活动,但这仿佛是个强烈的信号:微软开始变得不那么自高自大了。

  搜索引擎之战

  事实的确如此,在过去几年里微软已经为它的高傲自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此,微软正在全方位改变战略。

  鲁德领导的服务器分公司是微软公司全方位战略转移中第一个取得真正胜利的公司。这反映了微软公司文化的变化,以及在未来竞争中,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的竞争之道。

  人们看到微软已经一改往日只关注软件产品的清高模样,这甚至让许多自以为非常了解微软公司的客户们很是吃惊。事实上,微软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在2003年之前的5年内一直是呈下降趋势,直到2003年,客户满意度才开始上升。  

  让比尔-盖茨醒悟的,是微软在搜索引擎业务上的失败,而他们的敌人就是Google。

  2005年1月28日,比尔-盖茨在瑞士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时,他丝毫不加掩饰地表示出对微软在搜索市场作为的失望:“We were stupid as hell(我们愚蠢到了极点)!”

  2005年初,微软也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了,盖茨毫不讳言,他的目标就是要改变搜索世界的现状。

  微软推出的新服务完全使用自产技术。这个新品牌名为:MSN Search,它将代替微软一直使用的雅虎的搜索技术。而负责这个项目的正是微软高级副总裁约瑟夫•迈赫迪。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瑟夫•迈赫迪学的是经济,而他在微软的职责被总结为:“让全世界的人了解和体验到他们能在网上做任何事。”迈赫迪负责微软相关服务的全球战略、设计、开发、推广和市场,这些产品包括MSN搜索,MSN.com,我的MSN,MSN音乐,MSN食品,MSNBC,MSN理财,MSN汽车,MSN购物等。另外迈赫迪还负责领导微软在线广告和电子市场,因为在他的职责里还有品牌和直投市场。

  在此之前,迈赫迪曾经负责全球销售、业务拓展和MSN的网站推广。在他的任期内,MSN成长为最受欢迎的在线工具,每月有3.5亿用户。

  当论及MSN Search的前景,迈赫迪曾说:“我们要实现解决核心问题的能力,因为用户称他们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微软志在必得的决心可见一斑。

  而微软对MSN Search的开发真是不惜重金——1.5亿美元的投资,真是大手笔。

  毋庸置疑,微软对MSN search寄予了极大的期望,而迈赫迪担此重任并非没有原因,他是微软IE方面的专家,就是他率兵打败了Netscape公司的Navigator浏览器。

  迈赫迪对自己的这个新角色也相当有信心。在一次投资人会议上,他说,Google一旦走出它的核心竞争市场,开始在其他领域扩张,它就会发现,那将是举步维艰。而微软是一个有自己操作系统的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搜索,将创造一个多合一的程序,并可以利用不断地升级来避免第三方的袭击。

  根据2004年12月的一份调查显示,Google占据了搜索流量的34.7%,Yahoo则以31.9%位居第二,MSN以16.3%位列老三。


事实上,从2003年12月份以来,Google的市场份额已经处于下降趋势,当时它占有35%,Yahoo是27.1%,MSN是15.4%.可以看出,一年来,Google的市场份额已经有所下降,一家专门跟踪互联网用户满意度调查的公司Keynote就指出,Yahoo与MSN之所以能够提升市场份额是因为它们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另外,微软还在未来搜索引擎的广告功能上下足了功夫。迈赫迪说,微软决定建立自己的搜索引擎以替代雅虎旗下的Inktomi搜索引擎之后,将建立一套崭新而全面的网上广告系统,名为MSN广告中心。

  “它是我们的下一代全球线上广告平台。”迈赫迪说,他还认为这一广告系统最终会扩展到可以提供品牌广告宣传、电子邮件广告和其他线上广告形式,广告对象为电脑或移动设备的用户。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这几句话一样适用于一个公司。当微软发现自己在很多领域的地位岌岌可危的时候,他就改变了自己一向不可一世的个性。而它重新审视新领域的战略,也让一些部门从中受惠,这些部门的领导也就成了“选秀榜单”中的明星。

  杰-奥拉尔德,2003年被好莱坞评为35岁以下娱乐业领袖的最佳30人,微软Xbox业务的负责人,被认为是娱乐业中最杰出的年轻领袖。

  虽然表面上他看起来更像个“搞艺术的”——打扮新潮,带着大耳钉,跟盖茨一板一眼的技术员形象大相径庭,但他一定在某些更重要的方面继承了比尔•盖茨的特质,因为他已经先于别人被称为“小比尔”。

  1991年,杰-奥拉尔德加入微软,开始他在这个技术王国的职业生涯。而作为游戏机Xbox业务的负责人,奥拉尔德的任务是打败索尼的PS3。

  但不得不承认,作为这个市场的新玩家,微软目前还不是索尼的对手。但是微软对高清晰电视游戏市场充满了期待,奥拉尔德说:“现代人看电视花费的钱是很多的。若要成功,我们需要意识上的改变,游戏这个词,也需要重新定义。玩家的时间有限,如果把放松都看作娱乐的话,那么电视节目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我们希望能够扩大市场,但是我们却不会奢望能让老婆婆也去玩‘Halo'。只要玩家能在空闲的时候比如20分钟左右,自然地想起来玩游戏的话,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必须承认的是,微软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

  1999年,任天堂公司前副总裁坂口博信,曾被询问对于Xbox开发的看法,他斩钉截铁的回答:“No。”当2000年再一次被询问:“您对于Xbox上的XboxLive开始使用又有什么看法?”回答仍然是“No。”2001年是“No”、2002年是“No”、2003年也是“No”、2004年还是“No”。

  终于在2005年,当玩家再一次询问坂口的时候,坂口终于回答:“Yes。”

  这或可证明Xbox的成长。就像奥拉尔德自己说的那样:“在过去的3年里,日本的商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次世代Xbox一定能够打入日本市场,取得成功。”

  鲁德的对手

  “比尔和史蒂夫在鲁德的身上看见了他们自己的影子。”微软公司一位前任高级执行官Brad Silverberg如是说。

  鲁德绝对是个工作狂,为了更了解客户,从2004年8月开始,鲁德决定搬去巴黎住一年。“我想鼓励员工们在业务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鲁德解释说,“我觉得我应该带头做个示范。”

  鲁德在Staten岛长大,在数学和科学方面极有天赋。高中时期就用IBM小型计算机编过程序。就读于布朗大学时,生性喜欢挑战的鲁德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当时,计算机制图课在布朗大学是出了名的既令人着迷又非常难学的课程。

  1997年,鲁德被盖茨挑中做他的技术助手,这仿佛标志着他已经成为接班人的候选人。作为技术战略助手,鲁德为盖茨工作了4年,这是这个职位的最高纪录。

  凭借出色的表现,鲁德被派去负责工具软件业务,当时软件开发商们都正沉迷于用Java作编程工具,而对软件供应商专利技术不屑一顾。而如今,微软的.Net已经弥补了Java编程环境的不足。新的程序J2EE得到了包括IBM、Sun、Oracle和BEA Systems等众多软件商的支持。与此同时,鲁德本人也越来越具有亲和力,不再是“决不做一点点让步”的倔脾气——他以前的倔强让很多有好主意的人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鲁德的前途看起来更为顺利,而如果说有什么能阻挡他在微软继续前进的话,那就是看他是否能解决微软目前面临的开源软件的巨大挑战。

  首当其冲的当然还是Linux, 它仍然是微软公司的真正的长期对手。

  为了对付这个敌人,鲁德和他的下属们曾整理出了一系列证据来证明,一旦计入维护和技术支持成本,“免费”软件一点都不免费。他们还将全世界数百万程序员和成千上万的使用微软产品和工具软件的客户比作巨大的微软“生态系统”,来说明微软系统的优势。

  尽管鲁德不遗余力地想证明微软软件的优势,但是在他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之前,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必然会对微软的利润率和继续成长形成障碍。

  麻省理工大学教授Cusumano说:“微软的收入也许不会降为零,但是肯定会停止增长。这场噩梦可能就即将在接下来的10年内发生。”

  鲁德对这个疑虑没有做任何回应。以他目前的处境,他会打心眼里相信微软将会“明天会更好”,他说:“微软公司是成长型公司,这一点毫无疑问。它的前途无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