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看来,Linux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专利私生子。微软对这一看法深信不疑,还不失时机地告诫大家,使用 Linux 会招来官司缠身。最近,微软首席执行长史蒂夫-巴尔默在新加坡举行的微软亚洲政府领导人论坛上提醒亚洲国家,称如果继续采用 Linux 等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有可能会面临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纠纷。
身世不明
巴尔默表示,Linux 侵犯了至少 228 项专利。他说:对于那些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而言,使用 Linux 就意味着有一天会有人过来向你收取专利费。巴尔默的警告无异于又给来历不明的 Linux 刮来一阵阴风,使人不得不疑窦顿生:Linux 是否真如巴尔默所言,侵犯了多项专利,是个地地道道的专利私生子?难道 Linux 的一些源代码是私下里进入开源社区的?
产生这种怀疑不无道理,毕竟,Linux 从何而来一直没有合法的出生证来证明。尽管 Linux 胸怀坦荡,将自己所有的遗传基因 DD 源代码统统公示于人,但由于其源代码遍布是由世界各地无数名志愿者联手编写完成的,没有人知道每一句代码确切的出处,因此也就没法说清自己的出身。
正因为 Linux 将自己的遗传基因公之于众,因此,人人都可以进行查看和验证,以此想极力证明 Linux 的身世到底如何。于是,业界就有出现了一些有关 Linux 验明正身的调查结果。
今年 8 月,美国一家从事与开放源代码知识产权相关的保险及咨询公司 OpenSourceRiskManagement(OSRM) 正式公布了他们的调查结果,称 Linux 总共侵犯了 283 项专利。其中,美国微软拥有上述 283 项专利中的 27 项。
更让人信以为真的是 SCO 已经对多家使用 Linux 的公司正式提起了诉讼,包括 IBM 等公司,这使得 Linux 用户开始质疑:如果 IBM 方败诉,那么 Linux 用户是否得为其 Linux 支付专利使用费?
不过,无论是调查结果还是法律起诉,目前都没有得到法律的正式认可。甚至在鲍尔默发表此番评论后不久,微软公司便出面解释道,鲍尔默的发言并不意味着 Linux 操作系统真正侵犯了 200 多项专利权,他只是引用了那份报告而已。而现在看来,OSRM 的结论和 SCO 的起诉也只是一面之词,前者只是想多销售一些有关 Linux 的保险,借机大发 Linux 身世不明的横财以虚张声势,后者显然是想获得更多的许可费才要拼个鱼死网破。
当然,虽然 Linux 还没有正式判定是谁的私生子,但在得到法律的正式宣判之前, Linux 仍旧面前身份可疑及由此引发出来的专利纠纷和专利费等诸多问题的挑战。Linux 自己也承认,法律而非技术问题是开源运动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Linux 创始人 Linus Torvalds 在年初 Novell 主办的 BrainShare 用户会议上说,非技术性问题,比如软件专利纠纷是困扰开源操作系统的最大障碍。
面临考验
正是由于 Linux 的身世不明,从而让它的对手抓住了弱点,并伺机加以报复和打击。如果你通过市场竞争打不败它们,何不用法律手段来起诉呢?而在这场较量中,微软既是各种警告言论的发起者,又是各种抵毁报告的杜撰者,还是 SCO 案件的幕后指使者。微软费尽心机,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消除 Linux 的威胁。因为,CEO 巴尔默坐上了 Linux 的热椅,蓬勃发展的 Linux 让他及其公司寝食难安了。
显然,微软的这一招够狠。由于 Linux 是自由软件,即 Linux 无需付费,也没有版权。因此,Linux 挑战的不仅来自微软和 SCO 这样的对手,还有现有的知识产权体系。而近一年来,欧盟、美国新的版权制度正在强化知识产权,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严格。这对挑战现有知识版权体制的 Linux 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俨然,知识产权体系成了 Linux 的致命伤。对商家和用户来说,这意味着要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如果说某一天 Linux 专利所有者宣布这些用户侵犯了版权时,他们就有被法律制裁的风险。
据报道,微软正在做好起诉 Linux 的准备工作。最近,微软正在大力筑建其知识产权城墙,通过申请、交叉授权、收购与和解等方式来成为专利大户,又通过加大对其知识产权的开放和保护力度来抗衡 Linux 和开源组织。等到时机成熟或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微软就会破釜沉舟,将 Linux 状上法庭,以便来个一举全胜。
正因为如此,明年 11 月犹他州对 SCO 案的判决被视为 Linux 的生死之役。Linux 能否安全度过此次生死之役,它又如何突破其身世危机呢?
正身解围
Linux 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生子,没有结婚证,更没有准生证,因此就难以弄明白它的身世。正因为难以说清自己的身世,Linux 索性大白于天下,百分之百地公开自己的源代码,让社会来评判。此举使 Linux 赢得了政府的支持、厂商的追捧和用户的青睐,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软件开源运动。
为了避免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Linus Tomald 1991 年发布 Linux 之后,建立了开放源代码社区,社区里的软件爱好者共同遵守 GPL 原则:即每个社区成员可以共享社区的技术专利,但自己的技术也必须为社区所共有,专利拥有者必须承认其专利为社区共享。
由于大家承认专利为社区共有,遵守 GPL 协议的成员均可将这些技术提供给用户,并且没有被专利诉讼的风险。因此,GPL 协议成为 Linux 兴盛繁荣的源头,因为只有这样,用户心安理得地使用 Linux 产品。
尽管如此,但难免还会有意或无意地引入一些他人不能共享的技术专利,Linux 的专利纠纷也就难以避免。因此,Linux 行业还得加以规范。据悉,在日前召开的政府开放标准与自由软件大会上,欧洲委员会宣布了它对开放标准的定义,要求任何可行的专利都要效忠于开放许可。IBM 和 Novell 的代表对开放标准的新定义表示支持。
欧洲委员会的开放标准定义是欧洲协同框架最后版本 1.0 的一部分。内容包括:该标准的执行和维持由非赢得机构负责,标准的发展应遵照每个开放决定都得对所有相关部门可行的基准进行。该标准已经公布,其详细说明书允许所有人免费或象征性收费对它进行拷贝、发行和使用。介入了该标准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得忠于自由标准,不能撤消。重复使用该标准没有限制。欧盟说明书强调开放源代码与开放标准之间的紧密关系。更多信息可查看大会网站。
与此同时,Linux 厂商还得制定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比如,红帽早就预料到了竞争对手会发表这样的言论,因此,红帽在整个工程设计流程当中有一套三级体系确保任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问题都得到良好的解决。首先,专门审查来自开放源代码开发的每一行代码,审查代码的来源,其许可证的情况,以及代码到开源社区之前还去过什么其他地方。接着,经过第一道人工检查之后,红帽会把每一行代码都放到专业检测工具当中,这些专业检测工具会发现在任何一个代码当中是不是这个代码的实际来源和它在证书上说明的来源是不是吻合。最后一道环节是有-批技术专家和法律部的人员,他们花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在这方面已经获得批准的所有专利。
此外,Linux 厂商还得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比如,惠普、Novell 和红帽等都制定了相关的知识产权措施,纷纷申明如果出现专利纠纷,厂商将为用户提供法律援助和所需费用,不需用户劳神和破费,确保用户不受 Linux 纠纷之累。这样就打消 Linux 用户在法律上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微软一旦与 Linux 在法庭上见,那将是厂家的事情,与用户无关。
未来命运
一边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捍卫者,一边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打破者。一边的至高无上的法律撑腰,一边有强大无比的社会力量支持。双方的这种较量结局如何?显然不能任凭现行知识产权法来加以处置,因为此法律是要保护知识产权,但更要保护广大社会群体的利益。毕竟,法律是要为广大民众谋利益的,而不是要维护一些小群体的利益。
即便 Linux 真带有某些利益小群体的血统,比如微软的专利技术,微软有权对 Linux 提起诉讼,但诉讼的结果肯定不会让原告太满意,顶多支付一些赔偿,就像微软自己当被告时一样,不也最终赔付巨资了事吗?
同时,微软还将面临出示源代码的风险。要想告倒对方,得拿出你的有力证据来。而有力证据当然就是微软不愿公开的核心源代码。
至于 Linux 未来命运如何?欧盟将来出台的法律是关键。但专家认为,由于 Linux 与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截然不同,Linux 的供应商又有几十家,而且通常是免费提供的。更重要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 Linux 操作系统进行定制和修改。因此,欧洲政府和企业会尽力游说欧盟不要制定过于严厉的法律条款来对付 Linux。即使有严格的法律最终被通过,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迟 Linux 的普及,但绝对不会将 Linux 扼杀在摇篮中。
当社会普遍认可并接纳了 Linux 时,Linux 出身何处就不重要了。因为法律规定,私生的孩子也要承认其合法的公民身份。即便有人非得较劲,并查验到它带有私生血统,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软件霸主微软不也时常在版权上吃下别人的官司吗?何况 Linux 吃下这种官司不是独自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吃一点又何妨?因此,笔者奉劝微软一句:最好收起告状的心思,向蓝色巨人 IBM 靠拢,早日融入到开源运动的行列之中为好。
原文出处: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