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如何突出重围?
自由软件的特点就是它可以(必须)自由使用。自由软件开发社区的人们崇尚协作和分享。自由软件的“死硬分子”,对私有软件深恶痛绝,对自由软件深度迷恋。他们笃信自由软件,企图依靠自由软件去“打天下”。是的,自由软件的死硬分子就是这么想的,人们也是这么看待他们的,进而也是这么“要求”他们的,似乎私有软件不准(不许,不让)他们“沾边”。这就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关于自由软件的纯粹理想主义者的哲学(观点)。在自由软件的商务实践上,这种哲学观点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有一个人,偏不信这种“形而上学”(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他就是Michael Robertson。在技术界,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18年的创业经历,使他成了一位斗士和英雄。2001年4月,他创立了称为“Lindows”的公司,该公司基于Linux并且借助私有软件工具(比如:私有解码器、驱动程序、媒体播放器、等等)硬是创造出一个非常逼真的“Windows”替代物,结果,惹恼了微软公司,他被告上法庭。打了两年的官司,终于得以庭外和解,微软被判给Lindows公司2,000万美元,让它把“Lindows”改名,以免广大用户误将“Lindows”与“Windows”联系(联想)起来。随后,2004年4月,Michael Robertson把“Lindows”公司改名为“Linspire”公司,继续实现他的梦想。Linspire,即Linux+Inspire(加油)的缩写,意思是“Linux加油”。
Michael Robertson先生在美国西部算是一位知名的创业英雄。1996年,他注意到一种初露头角的“文件分享”技术的商业机会,他发起了一项计划:经营MP3音乐下载网站,收入颇丰。结果招致世界娱乐业大亨们指控该网站的娱乐数据(有上百万的电子数字乐曲)的“分享权”本应属于他们,扬言要把Robertson赶出去,终于把他告上了法庭。后来,法国Vivendi Universal联合集团花费3.72亿美元买了MP3.com音乐下载网站,据有关报道,Robertson从其中获得1.03亿美元。
话又说回来,自2004年4月创建“Linspire”公司以后,Robentson投入数千万美元,为世界Linspire个人用户建立巨大的服务器农场(Farm,也就是大型数据中心),提供称为“CNR”(点击即可运行,Click and Run)的有偿技术服务。“CNR”技术确实很了不起,Linspire用户只要在“软件仓库”(由服务器农场支持)的软件分类名录上,只要你用鼠标在所需要的软件名字上一“点击”(Click),一瞬间(如同Google搜索)该软件的图标即出现在你的计算机屏幕上,随即再“点击”一下就可运行了。而且,Linspire的软件仓库里面什么宝贝(软件工具)都有,免费的、购买的、私有的和自由的,应有尽有,一句话,Linspire用户可以与真正的Windows用户一样,看电影,玩游戏,收发邮件、制作网页、编辑影像文件、等等,等等,样样都能够与Windows用户一个样“玩得转”。这是一般Linux用户所不敢企望的。Robertson就是要让Linux用户与Windows用户站能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试”,但是,两者的购买价格却大不相同,前者是后者的十分之一,而且,Linspire的人机接口特别考虑了Windows用户的传统习惯,使他们用起Linspire来很“上手”。而且,Linspire的安全性要比Windows高出许多倍,不怕病毒和谍件的侵扰。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环太平洋地区的沃儿玛商店以及半数以上的各种大卖场,都有预装Linspire的PC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在出售。说明白了,Robertson不管人们怎么说他,就是想要把Windows用户抢过来,货比货,公平竞争,一切让用户选择。Linspire与微软一样,都走的是预装路线。Linspire与Windows“贴”上了,它们的功能和外观都一样,价钱都明码标价,1比10。此举简直把微软公司给气晕了。由此可见Linspire用户肯定不会蜕变为Windows用户,因为他们不比Windows用户缺少什么(功能),他们都是真实的Linux用户。Linspire给自己的定位是“世界上最易于使用的桌面Linux”。Michael Robertson不是Linux的纯粹理想主义者,他知道广大用户是愿意花费(必须是支付得起的价格)一定的钱财去购买功能齐全的个人计算机。Linspire的成功实践已经表明,Linux纯粹理想主义者必须面对这种现实,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实际上,Ubuntu奠基人Mark Shuttleworth是头脑很清楚的,他当然了解Linspire的实际成就。最近,Mark在谈到纯粹二进制解码器时明确地说:“Ubuntu does not, and will never, include proprietary applications”(Ubuntu不会,将来永远也不会包括私有应用软件)。但是,这并不妨碍提高Ubuntu管理私有软件的能力,尊重用户选择(选择)私有软件的愿望,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方便。Linspire建立的大型软件仓库以及软件发布的CNR技术,都是Ubuntu所需要的。因此,Ubuntu与Linspire的技术结盟是很自然的双赢选择。Ubuntu有了CNR的功能,必将如虎添翼,所向无敌。Linspire移植到Ubuntu平台,采用CNR技术的Ubuntu用户数激增上千万,访问软件仓库的人数必将同时激增,总体收益也必然猛增。由此不难看出,Linspire与Canonical公司(Ubuntu发布商)经过结盟,双方都会有不菲的收入。
Mark Shuttleworth虽然是自由软件的死硬分子,但是,与Linspire技术结盟,在Ubuntu平台上从事“私有软件的电子商务”,获取相当收益,也算是为Ubuntu找到了一种能够获利的持续发展模式。
世界IT产业的历史发展业已表明:在Windows多年占据垄断地位的产业环境下,纯粹的自由Linux桌面经过多年努力也只能占据整个桌面市场的3~5%份额。要想突破Windows习惯势力的重围,必须另寻他图。Linspire的实践,Robertson的做法,都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现今的大多数Linux发行版,如果没有私有软件付费工具的“协助”,根本不是Windows的对手。怎么能够让用户从心里喜欢Linux桌面呢?Linspire路子虽然不纯,但是,Linspire用户也算是真正的Linux用户。Mark Shuttleworth与Michael Robertson具有类似的个人创业经历,都具有抢占Windows市场的共同愿望,走到一起是必然的。
2007年4月发布的Ubuntu 7.04新版本,向Ubuntu用户提供使用Linspire的CNR技术的方便(用户自己选择使用与否),并没有改变Ubuntu“的善待他人”的初衷,而是突出Windows重围的切实可行的自然选择。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15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