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t硅谷动力特稿 记者 田原 】Linux自被人们关注并广泛使用以来,不仅对老牌操作系统UNIX造成威胁,就连微软也感到了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在中国地区,微软既没赚到“真金白银”,更是倍受“歧视”。
中国政府给予Linux极大支持,Linux操作系统以及办公套件中标政府采购足以证明上述现象。
当然,微软不会忽视有这样一个竞争对手(Linux)的存在。在开源的形式下微软也曾在三年前提出“开源”。
微软开源只看不能碰
事实上,微软的开源计划并不是将所有的产品开放,对于不同的产品开放程度也各有不同,有些产品的源代码只允许查看,有些产品的源代码除了可以查看之外也允许修改。
但是在2002的时候,微软通过一项对商业及政府对软件源代码访问的私人调查发现,大约有95%的组织并不查看作为其技术基础结构核心的操作系统源代码,即便剩余5%的组织确实查看源代码,但真正能够对源代码进行修改的,不到1%。
有专家认为,微软公司的软件属于私有软件,知识产权属于微软公司,它之所以要开放部分产品源代码,也只是顺应潮流并不得以而为之。
原因是,微软产品并不是像开源软件那样,真正将软件放到公共领域,比如,微软让某些它指定的单位共享Windows的部分源代码,但只许看,不能改,这是与开源软件的“共享”理念完全不同的。
与Linux世仇隔夜难消
红帽公司负责开源业务的副总裁Michael Tiemann也曾在早些时候批评微软的共享源代码计划,他称:“每一次,当一种软件宣布版权时,在这一市场就会扼杀创新至少20年。”
某业内人士指出,因为开源软件已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成为一个潮流,微软近几年来,与国际开源社区有了接触(微软于2005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OSBC上,作为赞助商之一,表示要与国际开源社区对话)。
同时,微软也开放了部分产品的源代码,将其部分开发计划采用开放源代码的方式,这一切都说明,微软公司始终具备战略眼光,紧随软件界潮流。
但我们要注意,微软承认开源软件,甚至部分地采用开源模式,并不意味着微软改变了对Linux的态度。
最近,微软负责开源软件的Jason Matusow先生到中国访问,他说得很清楚,“微软一些计划可以采取开源模式,但微软不会与Linux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