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文化 - 比尔-盖茨的三大失误

比尔-盖茨的三大失误


(南方周末消息)互联网造成的产业震荡愈演愈烈,继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完成全球最大的购并后,比尔-盖茨又宣布辞去微软公司C EO一职,引发全球关注。而一年多前,盖茨已经卸掉了公司总裁一职。至此,仍担任公司主席的盖茨正式脱离公司的日常运作,成为象征性的人物。

  其实综观这些年微软的发展路程,这些举措顺理成章。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产业本身的剧变:微软20多年来一贯的发展战略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盖茨的辞职与司法部反垄断案最新的压力不无干系,拆解的可能正逐步变成现实,此举标志着微软开始进入守势,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放置在产业的大背景下考察。

  首要原因是微软互联网战略的失败。盖茨并没有忽略互联网的重要性,1995年他就发动了进军互联网的“珍珠港 ”命令,但他的战略核心还是“以软件控制网络”的哲学。事实证明,这种策略是方向性的错误,虽然微软成功地挤掉了网景,夺取了浏览器市场的控制权,而且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市场份额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但是微软在互联网的控制力,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日趋下降。如今,微软必须改变策略,而首当其冲就是要改变领导者,才可能彻底改变自己。

  其次是公司原有竞争策略失效。软件业是一块赤裸裸的野蛮之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为要立足此地,必须无情地打击对手,灭之而后快。而精明手辣的盖茨无疑发挥出炉火纯青般的竞争艺术,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软件奇迹。但是在互联网领域,其竞争策略截然不同。这个领域崇尚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多方合作,资源整合,无论是AOL、Yahoo!、Amazon,都是谁的合作伙伴越多,谁整合的资源越多,谁就拥有竞争优势。但是以盖茨竞争哲学文化为中心的微软,在互联网领域依然自我耕耘,自吃独食,仍以侵略性的手段打击对手,使得业内业外,真正的合作伙伴寥寥,原来的盟友(如Intel、IBM)也纷纷离去。作为业内的“寂寞高手”,微软的互联网策略难以有效展开。

  近一年来,微软高层有近十名核心成员先后离开,动摇了公司人心。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软的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谴责。过去几年,比尔-盖茨的重心不再是软件规划与管理,而是重点对外。但盖茨的修养和本性使其对外“界面不友好”,与许多合作伙伴交恶。而第二号人物巴尔默一直负责Windows的产品规划与销售,但他个人魅力不足以折服公司内部的诸多天才————程序员。使得产品质量问题日趋恶化,必须有人负责“修补”,最具号召力的人非盖茨莫属。而与客户打交道,则是热情奔放的巴尔默所长。于是,最近一两年,两人开始更换角色。这一次职位调整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巴尔默主外,修补客户关系;盖茨主内,调动程序员。以此重整微软雄风,安稳军心。

  产业的剧变使许多英雄天才无力回天。盖茨是一位很现实的人,44岁的他选择退位,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实际上,目前活跃在美国IT业的老总们多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面孔,因为产业的高速发展,不仅仅需要产品、技术的升级,更需要企业家的升级和企业的升级。相形之下,国内许多IT企业的老总们,几十年如一日不顾产业巨变而苦苦坚守,令人深思。 (方兴东)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