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安装、配置和系统特色三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XLinux 1.5,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大家来关注一下XLinux这个全新发行套件。
第一、安装风格。 大家都知道,GNU/Linux倍受批评的一点就是在对用户的体贴上,经常被拿来同Windows 9x进行对比,主要体现在傻瓜化的图形界面安装方式和傻瓜化的图形界面操作、管理上:鼠标点几下,就顺利达成目标(当然还有应用程序方面的批评,这是后话 J)。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个GNU/Linux的研发厂商纷纷开始进行图形界面的研究开发。其实在易用性方面,RedHat (以下简称RH) 公司很早以前就做过尝试,而且也很成功。我原本使用的是Slackware,后来就是碰上RH的安装界面时一下子就喜欢上RH的。RH的安装程序(和配置工具)是使用newt库来编写的,虽然没有鼠标支持,但是界面却是相当的友好,纯键盘操作也很方便,安装速度又特别快。同样的机器配置,Windows 95安装80多兆就得花俺1个小时,然后还有硬件配置,不断地重新启动。都快让我发疯了。可是RH则是很快的:500多兆的软件包,从启动到安装结束,连带所有硬件配置全部配置妥当,才花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但是大势所趋,图形界面增加了鼠标操作,也确实比文本的要有不少优势的 实际上,世界上第一个GNU/Linux图形化安装界面是基于PPC机器的一个版本,做的并不是很成功,所以没有形成更大的影响。之后获得巨大成功的则是美国Caldera公司的OpenLinux 2.2开始采用的LIZARD安装程序,该程序是基于QT库编写的(不知道QT库?就是编写KDE桌面环境的那个库呀!),效果相当的棒,界面非常友好,思路非常清晰,安装过程竟然可以玩俄罗斯方块游戏!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象TLC6.0,使用的安装界面实际上是继承RH的;BP1.5则是完全照搬 RH的,只不过是进行了简繁体中文化而已;CGLE0.8更是直接在RH6.0上添加一些中文软件,安装界面就是RH6.0的;CGLE 0.9是基于RH6.1的,使用的则是RH公司开发出来的图形安装界面,RH6.1的图形安装界面是基于GTK编写的,文本的安装界面仍然外甥打灯笼-- 照旧。而XL1.5,则是使用的SVGA库编写的一套图形安装界面,完全可以同被认为最成功的LIZARD媲美。况且因为能够真正支持多种文字体系的显示,又比LIZARD略胜一筹,因为这一项多种文字显示的水平是目前还没有哪个GNU/Linux发行套件所能够到达的。这样对于各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彼此之间只需要一个发行套件就够了!
XL1.5的安装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界面很漂亮,文化气息很浓重,处处体现出保护文化的意识。似乎这正是XLinux公司的宗旨呢。界面使用的是照片做背景,处理的很好。这些照片用的是那些名胜古迹或者文化胜地,比如长城,金字塔,佛塔…等等。而在选定安装语种之后,一直到结束界面看到的都是该种语言文字。 第二是帮助信息很齐全,只要细心看,安装不会出现什么困难,真的很体贴人; 第三随意性强,就是用户可控制的余地比较大,同时也体现出智能性,无论高手或者新手都可以掌握。XLinux1.5提供了11种安装组合,包括全部安装、最小化安装、通用型服务器安装、程序开发环境、工作站型安装、传真服务器安装、数据库服务器安装、网站服务器安装、桌面系统安装、Fong、自定义安装。这样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选择一个组合来进行试验。而对喜欢定制安装的高手,就可以使用自定义安装组合。 大多数对GNU/Linux安装感到恐惧的恐怕是分区和安装LILO系统引导程序了。然而在XL1.5当中,分区工具很智能化,界面也很傻瓜化。智能型分区工具可以自动寻找空白分区,然后分给GNU/Linux系统使用。如果是超出1024柱面还会警告。如果是没有进行过分区的空白硬盘,使用智能分区工具,会自动给成三个分区,分别是/dev/hda1对应/boot、/dev/hda2对应swap、/dev/hda3对应/。在确定写入分区表之前还会再次询问用户的意见呢。当然XL1.5也没有忘记给喜欢自己动手的人留有机会,它专门提供了一个专业型分区工具,还可以定制呢。对应每个 LinuxNative分区,都提供了一个列表,可以选择挂载点,实在是太easy了! XL1.5的安装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安装软件,第二阶段是进行系统配置。这个过程当中,你会看到询问是否需要安装第二张光盘上的应用软件。如果愿意就安装,不愿意可以略过。然后系统进入基本配置阶段,比如配置X Window窗口系统,鼠标,键盘,串口设备,打印机等等。这个时候的配置界面同其他的发行套件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不过这个过程当中,选择运行模式(RunLevel)的时候,可以让用户通过菜单方式来选择,这和Windows 9x启动之后按下F8的效果是一样的。这同其他的发行套件就很不同了。XL1.10总共提供了5个选择:1)单用户模式;2)无网络的多用户模式;3)全功能多用户模式;4)用户自定义模式;5)X窗口模式。是不是比其他的发行套件更加细腻了呢?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在LILO那里进行选择了。
第二、配置工具 XL1.5在配置工具上使用的是智能型配置向导Genie。Genie配置向导是网虎国际开发队伍研究开发的智能型配置工具, 针对烦琐的 GNU/Linux配置程序命令, 网虎国际特地设计了交互式的配置界面, 可以让用户对配置GNU/Linux的印像不再是一堆烦长难记的命令。Genie专门预先开启出一个TTY12来进行,菜单引导,非常易懂。配置起来非常方便。很多人会担心不知道会不会使用TTY12来进行配置,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在每个控制台终端的Login提示是一个很清楚的画面,上面已经很清楚的标识出来那个终端是什么东西,如何切换等等,而且用户登录可以使用键盘来选择。够方便的吧? 继续说Genie智能型配置向导吧。利用Genie智能型配置向导, 用户将可以轻轻松松配置出理想的GNU/Linux系统, 对话框式的配置方式, 让GNU/Linux的系统配置不再是件困难与繁琐的事情。Genie可以帮助用户配置硬件(如键盘, 鼠标, 打印机等等), 时区配置, 系统服务, 网络服务, X Window 配置等等, 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发行套件那样,单独运行setup或者linuxconf来进行,本人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易用、方便的配置工具。反正我通过这个东东,几分钟就搞定了NFS,Mail,Samba,FTP,Web等等的服务。界面的安排比linuxconf好多了。 另外还可以通过Genie来设置关闭系统。比如关闭系统时间、预告信息等等。就不是其他套件那样通过shutdown/reboot/halt来进行了。当然了,这些命令仍然是有效的,而通过这里配置则很方便,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 当然了,安全上是必须要考虑的,Genie 设有登录密码保护。因为配置系统通常是需要root权限,所以Genie密码与root密码相同。使用Alt+F12切换到TTY12的时候就会看到提示要密码。若用户连续输入三次密码错误, 整个Genie画面将被锁住一分钟, 但Genie的这项保护只限于在Genie的各个配置项上。
第三、系统特色 最让俺觉得惊奇的是XL1.5的"国际语言终端机"了。可以显示多种语言文字,使用上跟安装时候的技术是一样的。就是采用了网虎国际研发出来的GCS (Giga Charater Set)技术。在这里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切换显示的文字和输入法。本人特意找来四份文字材料,分别是大五码繁体中文、国标码简体中文、日文、韩文,在国际语言终端机上进行测试,一点问题都没有。可以随时通过鼠标点击屏幕底部的窗口菜单来进行选择!输入法更是多的不得了。我们所见到的基本都有了。不过感觉做的不够细腻,比如各种文字显示的时候不能动态切换,就是说中途切换编码的时候,国际语言终端机没有立即刷新,这一点信科思BP1.5就做的很好,只需要 Alt+1/2/3/4就可以进行英文、国标码,大五码的刷新。还有输入法,目前还是单字输入,而且很多输入法是台湾省编的,内地用的比较少。而输入法方面拓林思的TLC6.0所做的就很好了。BP1.5差一些,最多是词组输入,而且词组还不够多。如果这几个发行套件的优点都融合在一起,那么就可以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发行套件了。本人觉得网虎国际应当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再把细节的地方做得更加细腻一些,这样就会更加有吸引力了。 说了这么多XL1.5的优点,其实也不应该掩饰XL1.5的不足。本人想借此机会向网虎国际提些建议。首先是语言习惯的问题。最明显的地方就是称呼上,沿用港台风格的说法很多,比如"硬牒","智慧型"等等,和内地的习惯不一样,看起来心理还是挺别扭的。网虎国际若想争取内地的市场,应当在这些细节方面进行更加细腻的调整,才能够吸引用户。这些细节毕竟不会有什么技术难题,修改一下PO文件就足够了。再一个就是X的问题。在X的中文化方面, XL1.5和CGLE一脉相承,尚不及拓林思的TLC6.0、信科思BP1.5目前的水平,只是相当于1999年7月份TLC4.0的水平。比如KDE的中文提示信息上,XL1.5就不如TLC6.0和BP1.5来的彻底。不过XL1.5毕竟是1999年11月出版的,而TLC6.0和BP1.5比 XL1.5晚出品不少时间,因此有这样的差别也是可以理解的。 Xlinux2.0据说马上就会推出,本人希望XL2.0的出现,能够给我们更大的惊喜。到时候TLC7.0,BP2.0和XL2.0还有CGLE到底如何,有好戏可以看了!如果那个时候GCS技术应用好了,世界大同,该会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情。
[1] [2] 下一页
(出处:http://www.sheup.com)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