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 - 两种模式的撞击:开放源代码和商业所有权软件

两种模式的撞击:开放源代码和商业所有权软件



        

    Linux 和开放源代码作为一种软件开发的新模式,还不被所有人认可。而商业所有软件的运营方式,却是由来已久并有许多商业公司以此为生。两者之间孰优孰劣,谁是主流谁是非主流的讨论,也一直没有过休止。

    以下就是两方思想火花碰撞后的结果,斜体蓝字的是商业所有权软件一方对 Linux 的质疑,正体黑字的部分是开放源代码社团一方的见解。

    Linux 股票和 Linux 自身的繁荣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当像红帽公司和 VA Linux 系统的股票凭着 IPO 击活了市场的时候,表明 Linux 时代的到来,Linux 提倡者说 Linux 的给人的深刻印象不可计数。实际上,股市上显示出来的许多令人高兴的地方表明 Linux 被认真对待。但是以前势头见好的 Linux 股票现在却在低价交易,这是不是表明 Linux 光茫正在消失?看看现存的 Linux 公司的数量,许多公司不是裁员就是关门了。这岂不是预示着 Linux 的末路?

    首先,Linux 与 Linux 公司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是市场从未见到过的方式。Windows 代表了微软,Netware 操作系统代表了 Novell公司,390 操作系统代表了 IBM,操作系统和公司的财富通常相互之间缠结在一起。这与 Linux 的方式不同。如果 Novell 公司关门,这就意味着 Netware 软件也不复存在,除非另一家公司看中这个产品并决定让这个产品存活下去。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 Linux 身上。作为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Linux 和致力于尝试适合 Linux 商业模式的公司是不相关的。商业实体对于 Linux 来说是一个迟到的恋人。Linux 已经独立存活了一些年,也会继续存在下去,不管这些公司存在与否。事实上,那些声称支持 Linux 的公司犯了个错误,不是他们支持 Linux,而是 Linux 在支持他们。

    开放源代码不是可行的商业模式。Linux 作为技术产品可能会继续存在,但是如果公司不能借助 Linux 来产生经济效益,那么它只能是一个技术上的成功,却是一个商业失败。历史会抛弃这样的科技产品,除非 Linux 会产生经济效益,否则不会产生任何传播。

    开放源代码不能"生钱"可能是对的,不过这只会让软件供应商气馁。在需求方来说,消费者由于使用开放源代码正在节省大笔的钱。因为节约了一分钱就是赚到了一分钱,开放源代码正是体现了这种经济价值观。用这种方式节省钱的人们也会为了这种方式能够继续存在而不懈努力。

    需求方会拉动市场疲软,最终使价格降低。投资者看到他们的财富在缩水,许多公司会关门,新开业和有靠山的公司会冒出头,其他市场富有的投资人会转向软件投资,最终市场自我调节来面对新的市场现状。即使单位元的数量(个别公司的资产)在上升,美元总数(国民经济总体)还是会减少。市场的这种变换对于软件供应商来说相当痛苦,但是没有一种经济法阻止这种情况发生。投资人必须持续不断地用现有的金钱创造出财富和利润,这不是一个自然规律,而是经济规律。

    软件不付钱最终将会毁灭软件业。消费者在短期内省钱了,但是他们正在砍掉省钱的"摇钱树"。消费者需要财政健康的投资者支持他们,并不断提高所提供商品的质量。就象非洲一大片草原上,有一大群斑马却没有斑马的天敌"狮子"。消费者对此现象是最热衷的,但是自然规律要求要有能把这些斑马里老弱病残给淘汰掉的狮子,这样斑马才能更好地生存。通过让软件供应商饿死而消费者省到钱的做法,就不是对消费者有利的长期行为。

    一些自我描述成市场资本家的人提出了一个奇怪的建议。当消费者有购买行为时,他们应该考虑自身的节约或是供应商和经济吗?问消费者会不会因为他们最终并不是直接地维护了自身利益而选择低价产品,这合理吗?

    当新兴事物出现时,这个新兴事物是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总会有一番讨论。这种情况历史上屡次发生。现在,供应商这些人因为软件免费受到了威胁,他们就尽力让其余人确信开放源代码这种方式也是对整个软件业都存在威胁。如果刚才提到的历史规律有指导性意义的话,那么现在消费者会对此做出选择,选出最大满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投资没有选择权,只能顺着消费者的意愿进行调整。消费者的这种选择可以让大量的供应商死掉,但是有生命力的一方(Linux) 会得到发展壮大。

    如果程序员不能因此产生收益,他们为什么要继续投入到源代码的开发编写工作中?在免费软件和有诱惑的年薪之间做一个选择,如果程序员选择免费的将会是不可理解的。但是为什么还有人首先选择从事免费软件,他们从中会得到什么?

    这个疑问背后的假定就是两方之间只有三种不同的交战结果:赢-赢、赢-输、输-输(输-输这种结果不会发生在理性决定的情况下)。赢-输的结果发生在当赢方比另一方更强在并能在整个交战过程中惯穿
    始终。其他的结果在两方都乐于加入才会有双赢的局面。

    开放源代码一事,软件的供应商明显是赢方,但是软件的作者并不像是赢者,因为供应商不会给他们支付工资。因为假设告诉我们不会有双赢的结果,这样对于写开放源代码软件的程序员来说没有经济
    利益上的驱动因素存在。

    那么我们接下来讨论对于软件编写是有偿的这种假设(虽然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在这样的假设下,推理还是有不严密的地方,因为有其他类型的交战结果存在,比如赢-中立、输-中立、中立-中立,这几种情况还不明显而且也还未被考虑过 。

    在理智决定的情况下,输-中立和中立-中立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赢-中立是存在的并经常发生。每天例子包括一些人寻问方向,或是寻问变化,寻问的人当然想通过寻问到的答案得到一些收获,但是另一方即使得不到也不失去什么。因此,这种交战仍会发生。

    大多数开放源代码程序员可能不会编写软件,如果需要让他们为此花费一些的话也不会放弃。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编写程序的努力就是一个成本。大多数人开始编写软件是因为突然碰到了需要他们亲自编程才能解决的个别问题,或是出于个人爱好。开发这类软件的过程确实是非常愉快并让他们精力充沛。一旦软件编写完毕后,把其拷贝件发散出去并没有剥夺他们对软件的继续使用,也不让他们有多余的成本支出。这就是赢-中立的变换,因此没有经济上的原因来阻止其发生。

    如果理由还不够充分,那么开放源代码程序员也会试着与可以共享兴趣和贡献源代码的人合作。这种合作有多重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一个程序员贡献一砖一瓦,最后得到的是一幢房屋。在软件行业里,不像自然物质那样一个人得到了就意味着另一个人需要花费,因为一个拷贝版本不能消除掉原始版本。软件共享不是一个零加零的游戏,大家共同努力分享彼此的劳动果实将会带来更大的效率。

    即然开放源码开发包含了努力,那么就应该对此付费。开放源代码程序员在编程完毕再传播出去,对于他个人没有任何损失,他们也会无条件地得到回复。但是一些努力已经转化到他们的产品中去了。从长远和可行的角度考虑,开放源代码需要在财政方面对程序员建立薪资体制。没有报酬,时间长了,这些自愿的程序员会只好四处去找饭吃。

    对于此现象提出质疑的人,对辛苦的程序员充满了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现在有几种正在尝试的商业模式。SourceForge 公司和 Collab.Net 从用户手上收钱转付给程序员的方式是比较革新的一种方式,但是还未被证明是成功的。程序员也会尽力赚钱支撑自已的开发工作,比如卖掉软件的拷贝版本,提供顾问和专业服务等等。但是我们仍不知道可行和可靠的商业模式是哪一种。要能以上的都不是。在一个新模式即将到来前的这段空白里,开放源代码运动可能还会由自愿抽出时间进行商业软件开发的程序员自发进行(同时也希望开放源代码运动涉及到硬件或是服务公司)。

    即使情况更坏,是不是就意味着开放源代码会停止?只要开放源代码程序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他们就不会停止在业余时间对开放源代码项目的工作。随着更多人的投入,自愿者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开放源代码的免费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市场经济有两种: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是纯竞争市场,消费者有完全的主动权选择卖方的商品,卖方的一切生产销售行为都要以消费者的意愿为导向;商品市场是卖方提供的商品差异不大,消费者购买时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品牌的差异性,而卖主为了扩大差异化却在极力制造一些人为的差异来吸引用户购买。现在的软件市场即不是买方市场也不是卖方市场。那么"免费的午餐"这个经济原则就不完全适用在这个市场环境里。

    重要的是如果软件市场变成了一个有竞争的卖方市场,软件价格将会向成本靠拢,这就是一般经济规律会产生的效果。

    为什么软件业会突然由竞争转向了商品市场?原因就是 Internet 和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存在。

    在20世纪90年代,如果想让你的软件产品迅速传播的办法是让更多的用户的 PC 上装上你的软件,PC数量越多,你的软件市场占有率就越大,而当你的软件升级时, 他们需要再次衷实地购买你的升级版本。

    现在形势不同了。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用户只要指向相关网站的济览器,到服务器上下载就可以了。

    网络技术实际上是一个服务器方技术,虽然用户在浏览器上看不到不同的网络协议和服务器软件,但厂商对这一块的竞争却是十分激烈的。

    每一个这样的网络标准和协议都如实地执行至少一个开放源代码产品。这让商业执行者也更衷诚。在Internet时代,软件市场不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因为开源代码的应用打破了这种旧有模式。

    这样只要证明了软件的成本是零,那么软件的市场标价是零就是公平的。

    如果没有收益回报,谁会对软件开发进行投资?软件开发至少也需要很多人数月的工作才能成功。那么软件成本怎么可能为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在国际贸易中被视为倾销。那么开放源代码不就是倾销
    或是掠夺性价格了,那不就毁灭了商业软件行业?

    商业组织,不管是负债还是盈利,都需要得到投资回报。他们不能把开发出来的产品抛弃掉而来浪费投资。因此,即使无成本地创造软件的额外的拷贝版(这称为软件的边际成本),原始的开发成本必须由这些拷贝版本来承担,他们必须对拷贝版收费才能收回投资成本,才会有投资收益。

    开放源代码看起来比建立软件更自然、更有效率。聚集大量兴趣浓厚的开发者从事软件的一块开发。在商业基础上的投资模式效率很低地把社会需要的不同软件传递出去。商业公司之间的合作可能根本不会发展软件行业。就像免费提倡者呼吁政府从干预行业经济里脱离来,我们呼吁商业公司的合作与软件编写相脱离。如果不这样,软件行业的成本和效率都得不到保证。为了软件行业的更好发展,我们要从软件资本运营的角主来看,而不是从软件开发商的角度去看问题。

    开放源代码可能有一个小规模的生存环境,但商业所有权产品还会继续左右大局。

    开放源代码产品不一定非要比商业所有权模式更好,他们只要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就足够了,这就比商业模式更灵活、更周到地为消费者考虑了。

    这是一个经济方面的讨论,而不是技术方面的讨论。开放源代码产品开发得更快并更符合消费者需求,所以一定会比商业软件开发方式进展得更快,由此,会演变成商业软件是小规模的经济环境,而开放源代码是主流。

    消费者对免费产品心存疑虑。

    经济学里关于产品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竞争产品,一个是替代品。竞争品是同类、不同品牌的产品,替代品是不同类而功能相同的产品。

    将一个替代品转变成竞争品非常不容易,如果存在一些强制性因素就是可能发生。开放源代码软件对于商业所有权软件来说是一个替代品,而不是竞争品。

    在这两个产品之间,由于开放源代码软件是免费的,所以更受欢迎,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接受"世上有免费的午餐"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当这个主观上的适应调整过来后,商业所有权软件必然会迅速消亡。

    本文结论

    不用开放源代码去赚钱,这是看起来非常不合逻辑的一个想法。今后,通过开放源代码可以创造大量财富,而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却几乎不需要什么花费。如果这种方式能让市场经济这块饼变得更大,并使社会财富增多,那么这就是开放源代码是否会赚钱的最佳答案。

    从古至今,经济学是有关人类的功绩的一门学问。这是我们组织起来创造财富的一种方式,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开放源代码对人类追求财富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它打破了以往软件市场受重商主义者主导的局面,释放了经济增长潜力。

    当这一切疑问都迎刃而解后,当今最伟大的工业创造在开放源代码带来的经济刺激和开发规模面前都会显得渺小,世界将会了解到经济学的另一种新方法--开放源代码的免费方式。


    发布人:netbull 来自:ChinaByte Linux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