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软件业发展瓶径
前不久,原新浪网总裁、创始人之一的王志东突然辞职,在业内引发的震动恐怕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一个网站的人事变动(尽管是最成功的网站之一)本不该如此轰动,真正触动业界的恐怕还是导致王志东辞职的原因——国际资本的介入直接影响并部分控制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王志东事件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中国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会遇到更多、更艰巨的考验,在互联网这个起点最接近的领域,中国成功网站的代表也要被人家的游戏规则所左右,在其它领域做为后来者的中国则更没有实力去制定游戏规则。
国内互联网企业受到来自国际资本的影响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相比之下,我国的软件业还没有真正走出国门。目前,我国多数软件企业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根据IDC的调查,全球软件工业在1999年创造了1500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78%是由美国公司达成的。而根据中国软件工业协会的调查, 1999年中国的软件出口是1.3亿美元,不足全球市场的1‰。软件产业的发达程度可以说是一定意义上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但国家综合实力不是决定软件产业发展的唯一要素,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据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结果,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居世界首位。印度目前的年软件出口额达到了4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
印度软件业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的软件企业借鉴。世界市场对软件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软件人才的短缺,给了印度一个机会,而印度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基于上面提到的原因,西方公司正在越来越多的将软件开发的工作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他们同时也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中心。1991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扶持软件行业,在政府、企业、私人多方共同努力下,软件业的产值最近10年增长了10倍,从4亿美元上升到40亿美元。政府还明确提出了“要把印度建成一个名符其实的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语)。
我国软件业要取得成功,中国软件公司就要进入1500亿美元的充满竞争的全球市场,我国有巨大的市场可以做为进军国际市场的基地,我们还拥有大量一流的技术人才,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赶上并超过综合国力不如我们的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多数国内软件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切实认清自己与印度软件企业之间的差距。政策、人材储备、产品质量、软件开发管理模式、语言文化、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
政策是决定我国软件业生存的根本
1998年5月,印度政府组建了由政府、业界和学术界的杰出代表组成的国家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特别工作组,制定了《信息技术行动计划》。该计划阐述了国家在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建设、软件开发和出口、硬件生产、电子商务、IT研究开发、人才培训和教育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对软件实行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海外投资和采购的一揽子协议,以及银行优惠贷款和风险投资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促进软件出口的措施。
从1987年起,印度电子部开始建设班加罗尔等软件技术园区,政府给软件园投资5000万卢比,并建立了相关的配套设施。如今,班加罗尔不仅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还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印度先后建成17个软件园区,形成全国性的软件技术网络。通过兴建软件技术园区吸引外资,也极大地带动了软件业的发展。印度政府优惠的产业政策、有效的管理、必要的财力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倾斜性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
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在一个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外来资金对制造业的投资。中国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前提下,政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的投资者。这样的做法对软件工业并不适用。发展软件工业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这包括投资优惠政策、培训、对新企业的孵化、政府的服务和风险投资等等,其中有一些问题如投资优惠政策可以很快得到解决,其他如培训和对新企业的孵化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见效。
我国政府去年颁布了对软件业的支持文件(即《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时间上比印度晚了十年,并且支持力度不如印度。这还需要包括软件企业在内的多方面的呼吁和工作来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
产品质量是国际竞争中最重的砝码
和其他工业一样,中国软件公司要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质量!合乎国际标准的质量。这恰恰是多数国内软件企业不具备的。
为了鼓励企业按国际标准制造产品,严格质量标准,印度政府建立了权威的质量认证机构,并设立了软件实验基地。截至1999年,印度约有145家软件企业获得ISO9000认证。在此基础上,绝大多数软件公司都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设定的SEI五级作为质量认证的最终目标。目前,全世界通过SEI五级标准的信息公司只有19家,印度占了14家。印度现有65%的软件公司掌握和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具,如第四代语言、图形用户界面等。由于创业伊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印度软件公司在某些领域具备了承接大的国际软件开发项目的能力。
没有成熟完善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是中国软件企业的致命伤。 尽管印度工厂式的软件生产方式招致很多批评,但不能否认,这是一套高效的生产模式。业界有一个共识:印度的每一个软件工程师单独写的软件其功能、界面甚至包装都不怎么样,但是多个工程师的软件进行组合和整合,就能成为一个大的运行良好系统;相反,中国的工程师每人开发的产品都很好看,就是无法兼容和拼装,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
目前,97%的中国软件公司都属于小型运作。这些公司所采取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只适合于小型项目。很多西方公司所需要的大型系统开发工作则需要更加复杂的开发管理过程,这种过程将软件开发进行细致的分工,然后再将完成的工作结合到一起以达到提高效率、质量和可靠性等目的。中国软件企业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同时也是适合国际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
人才是创造价值的最重要的资本
由于软件业在印度已成为诱惑力极强的明星产业,印度已把计算机教育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电视台还开设了针对儿童的基础讲座,针对成人的软件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IBM、微软、英特尔等大公司也与印度联合办学,这不仅为印度提供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帮助印度的公司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目前,印度每年可培养约7万软件技术人员,印度软件专家的人数以每年超过50%的比率递增。
目前,中国一年仅能够培养3.5万个电脑专业的毕业生,还有很大比例的人才外流。
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印度软件厂商与国外交流时都使用英语,所以,他们进入欧美市场时少了一道天然的障碍。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处在落后的位置上,更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弥补。
然而成功没有捷径,我国软件企业比较实际的做法是效仿印度,采取国家、企业、私人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整合多种资源,形成集中的较为明显的局部优势!
作者简介
宋小冬
江苏纵横同创软件有限公司总裁
同创集团副总裁
同创研究院院长
廿年军旅生涯,科研项目荣获全军系统优秀奖
十年IT经验,同创集团创始人之一
领导开发了同创多媒体电脑、卫星网PC接收小站和同创接入式路由器、国家863计划的PDM软件项目等10余项高新技术产品。
发布人:Crystal 来自:中国计算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