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 -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迅猛之势改变着我们生存的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倍增器,人类已开始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不仅作为一项独立的技术而存在,而且广泛渗透于各个高技术领域及生产、经营、管理等过程,成为它们发展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信息化正从整体上引导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随之兴起的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据预测,到2000年,信息产品市场将达9000亿美元,将成为世界市场的第一大领域。

      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服务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内容,它们都离不开软件。在信息技术中,微电子是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施是载体,而软件是核心。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就没有计算机应用,也就没有信息化。信息社会需要众多千变万化的软件系统,因此,软件产业顺应时代所需,面临发展机遇,正成为信息产业中独立的支柱产业。据预测,到200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达到5400亿美元,占信息产品市场的半数以上。


     正值世纪相交、时代变迁之际,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软件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具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发展软件产业将是我们的主要突破口之一。


    一、国外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软件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国家关键技术。“软件本身对大多数其它国家关键技术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作用”,“先进软件的发展在新一代军事与商业系统的推广及可靠性方面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制约因素”(《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软件技术的研究和软件产业的发展是当今发达国家竞相扶持的重点,并将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武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试图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在软件产业发展中,发达国家占有明显优势。美国已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龙头,大多数先进的软件技术及产品源于美国。世界软件市场的份额分配大致为:美国60%,西欧20%,日本12%,其它8%。

      发展中国家在软件产业发展上以印度较为突出,其软件产业已在世界市场占有有利地位。在世界银行对7个软件出口国的比较研究中,从提供软件服务的规模和质量来看,印度名列第一。1995年,印度约有90%的软件出口,交易额达数亿美元。目前,印度已有近百个软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

    二、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1.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起步于8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小规模生产能力。然而,总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规模小、人员分散、抗风险能力差。

      当前,国内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已有数千家,其中有100多家外资、合资企业。在大多数企业中,软件人员一般在50人左右,只有少数达到近200人。在这些企业中,服务型企业居多。当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已达十几万,大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珠海等发达地区,并以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为主。

      从市场情况看,我国软件市场成长较快。据统计,1994年我国软件营业额为49亿元,1995年为68亿元,1996年为92亿元。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30%,在软件及信息服务方面的市场占有率为50%。

      2.成果

      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软件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国家的关心和扶持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必备的技术基础,同时也造就和培养了一批软件技术人才。

      我国软件产业创业伊始,除了支持必需的软件技术基础研究外,国家根据具体国情,选择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基础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其主要成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软件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外来软件的本地化及民族文字的计算机处理技术非常重要。我国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经过“七五”、“八五”的努力已有了长足进步,技术上居国际领先水平。以国标GB2321字符集为基础的中文输入、汉字字形生成与输出、中文文字处理与电子排版印刷、操作系统及软件汉化、中文全文信息检索、印刷体和手写体汉字识别、中文语音识别和合成、中外文机器翻译及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等方面成果斐然。特别在电子出版领域,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北大方正、华光等企业已占有全部国内市场.   

    (2)支撑软件技术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工程化、工业化的生产手段。正如机械工业离不开先进的机床和生产线,计算机硬件产业离不开微电子和芯片加工一样,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基础生产设施。手工作坊式、小分队式的软件开发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只有拥有先进的工程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手段,才能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产品质量,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难想象,赤手空拳如何与现代化装备竞争。为此,在国家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首的攻关集体,以建立我国软件产业的基础、推行软件工程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模式为目标,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实施了青鸟工程。其目的是为我国软件企业提供必要的工业化生产手段和装备,为形成软件产业的规模经济培养人才,增加科技储备,加强产品开发能力和实力。经过“六五”、“七五”和“八五”攻关,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成功了大型软件开发环境青鸟系统,在支撑软件技术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3)系统软件技术

      系统软件是和计算机硬件直接交互的软件,是应用软件赖以运行的基础平台,也是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基本屏障。因此,拥有自主版权的操作系统至关重要。在国家攻关计划支持下,中软总公司牵头承担了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制工作,推出了符合POSIX标准的国产操作系统COSIX,以及运行其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COBASE等,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意义重大。
      (4)一批典型应用软件系统投入运行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自主开发的一批应用软件系统投入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示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金字系列工程的实施,对国家信息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这些成果奠定了建立和发展民族产业的良好基础。

      3.问题

      当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竞争激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成为开放的国际市场的一部分,竞争十分激烈。在信息领域,由于我们起步较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2)人才外流

      由于物质条件上的欠缺,许多软件人才流向国外及外资、合资企业,这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不利因素。

      (3)缺乏经营管理型人才

      我国的教育体制长期只注重培养技术人才,在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明显不足。

      (4)缺乏风险投资机制

      软件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急需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

    三、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策略与展望

      世界软件技术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我国要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这也是极好的发展机遇。未来世界,谁掌握最新的软件技术,谁就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占据优势。我国的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关键时刻,不进则退,稍有迟疑或决策不当,就会失去良机,失去进入信息社会的入场券。为此,应该有正确的产业发展策略。


      1.技术


      任何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先进的工程化、工业化生产技术为前提。先进的软件技术是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源头,将为软件产业提供先进的生产手段和装备。因此,推行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和模式十分必要。


      *国际技术趋势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信息系统日趋复杂,软件日益显示出其群体特性。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发出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已不再是个体或小分队软件人员所能完成的工作,软件的工程化、工业化生产已成为必需的途径。


     从技术趋势看,软件工程技术日益普及,软件工具、平台、环境开始广泛使用;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开始转向对软件生产过程的研究;基于软件复用的软件构造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大规模应用系统集成技术成为主要技术热点;开放化、标准化成为主要潮流。


      这些技术趋势反映出信息市场的需求,在我国软件技术及软件产业的发展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2.软件产业基地建设


      搞好“研究开发、产品开发、质量评测”三位一体的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软件企业发展的龙头和基础,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家已有规划,建设三大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北方基地(北京)──基础软件产业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应用软件产业基地;南方基地(珠海)──出口软件产业基地。同时,通过国家级基地的辐射,带动若干地方或行业软件基地的建设。


     北京市计委、大兴县与北京大学正在共同筹建北京软件园,以形成北京软件产业基地,为建设软件企业提供装备和设施,成为首都信息工程的装备资源库。图3为狈交扑?


    ──北京软件园示意图。


      3.骨干软件企业建设


      我国软件企业的现状是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因此,急需扶持、建立一批符合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软件企业。


      *上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有一定人员规模的大中型企业。


      *上档次:拥有拳头产品和自己的品牌,结合中国国情发展软件产业。


      *规范化: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规范的软件生产过程。参照国际质量标准和CMM模型,力争获得ISO-9000认证。


      *多类型:企业间合理分工,各有侧重,互为支持,相互补充,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群体。


      4.发挥人才优势、重视人才培养


      软件企业是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人才是关键、是财富,因此,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骨干队伍至关重要。软件技术发展迅速,及时的知识更新十分必要,因此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再培养。我国有很好的人才基础,关键在于人才的吸引、培养和队伍的稳定。要重视软件营销人才的培养和经销、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5.建立软件风险投资机制和生产基金


      (1)风险投资机制


      软件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效益的特性,需要高投入,才能高产出。软件研究成果向产品、市场的转化也是一个创新过程。和国际上相比,我们在这方面有较大差距。由于缺乏风险投资机制,许多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难以形成产品、产生效益,而软件的时效性最终导致成果和投入的浪费。因此,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是当前中国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2)软件生产基金


      由于软件的个体性,通过个体的创造开发软件是一条可行途径。发布软件标准规范,建立软件生产基金,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个体创造的软件成果,充分发挥软件开发人员的个体创造力。特别在采用软件构件技术和构件─构架模式时,发挥软件个体特性,是促进软件产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6.形成良性循环的软件企业发展模式


      软件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淘汰、更新非常快。为保证企业的发展,不断的技术更新十分必要。只有形成市场、产品、技术、人才的良性循环,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青鸟工程的实践证明,TRDC模式是一种良好的企业发展模式。这里,T(Teaching&Training)表示人才储备,即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相结合;R(Research)代表技术储备,即关键技术和新技术研究;D(Development)代表产品储备,即科研成果转化与新产品开发;C(Company)代表市场开拓,要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图4给出了TRDC模式示意图。


      7.建立合理的软件产业结构、形成软件产业规模


      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模型研究与原型开发、产品开发与商品化以及市场服务四个层次的产业结构框架,形成研究、开发、产品和市场的良性循环。统一规划、通力合作,重点建设若干软件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使研究开发、产品开发、质量评测三位一体。


      根据地方和行业的情况,合理分布企业,进行优势力量组合,以先进的软件生产线装备企业和基地,形成综合效应和规模经济。



    发布人:netbull 来自:星期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