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业界 - 让协作改变中国开源“草根式”发展的现状

让协作改变中国开源“草根式”发展的现状

中国开源目前是一种草根式的发展,很顽强、很悲壮。就其模式发展而言,光靠政府部门一方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形成一个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区执行的协作开源模式。

2004年,某网站对中国开源状况作了一个调查,总共有1059个程序员提交了答卷。调查结果显示,50%的个人或企业采用了开源软件,53%的个人愿意无偿开放自己开发的软件源码,66%的接受调查者认为开源的商业前景不错,有66%的人认为开源在中国没有前途。

尽管网络调查与实际情况会有些出入,但调查结果回答了目前国内对开源地接受程度,同时掺杂了人们对中国能否把握开源机遇的担心。

开源发展的制约因素

开源为什么在中国无法发展和壮大?这是一个触及到方方面面、有多种制约因素、将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认清并克服这些消极制约因素。

·微软的影响

微软向社会贡献了第一版Windows以来,人们就接受了以简单、实用、方便的Windows文化。在中国,由于国内早期Unix普及和应用阶段几乎空白,从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到处充斥微软系列软件。

只有逐步削弱人们对微软软件习惯性依赖,并进一步加强开源软件的可用性、易用性,开源软件才可能在桌面端真正有所作为。

·软件工程师的技能不足

前高校培养软件人才的机制已经与软件人才市场需求脱节,具体表现在知识陈旧、编程能力低下、自学能力弱、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在这种情况下,高年级在校生、研究生能够为开源社区作贡献的能力很弱。高校在改进人才培育机制的同时,应与开源社区合作、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开源学习线路图并引导学生朝实用、创新型人才发展。

·程序员生存压力

所有制约因素,程序员生存压力是最大的硬伤。在中国一个没有正式收入职位的程序员,让他从事开源是过于勉强了。一名优秀的、有正式工作任务的高级程序员,又几乎天天加班,迫于生计,也没有精力和时间从事开源活动。从这些情况看,在中国想学国外一样依靠个人努力做具有市场潜力的开源项目是不现实的。

从开源实施者角度看,只有靠企业、组织、科研院所以及国家相关部门机构来引导、组织、支持开源运动,中国的开源产业、软件产业才会有未来。

·科研院所作用未能发挥

科研院所是最具有开源潜力的地方。众多的科研院所每年需要承担大量的研究课题,其中不乏软件课题,但是发展一直不够迅速,效果有待提高。

究其原因,无非缺乏监督、市场需求不清晰、技术落后,而这些通过开源模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从而真正使科研院所发挥其科研意义。

·缺少成熟的中国化开源社区

 

缺乏社区就缺乏开源赖以生存的土壤,缺乏成熟的中国化社区必然不可能产生具有中国特点的开源运动。中国出现过无数个带给人眼前一亮感觉的社区,但它们大多都消亡了。

究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由于短期无利可图,国内大企业一般不愿意建设开源社区,在还没有解决好个人生存问题前提下,靠个人长期维系的社区是不现实的。

政府将是开源社区未来最大的用户和受益者,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引导、建立、支持和发展开源社区,形成一个以社区为中心、包括聚集人才、策划项目、形成方案和提供服务等环节的开源产业链。

·盗版阻碍开源发展

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SA)曾作过多次调查,都显示了盗版给软件企业所带来的巨大损失。盗版不仅会给商业软件企业带来损失,也同样会给开源企业带来损失,这一点已经被达成共识。

盗版软件会对软件市场造成致命的威胁。尽管开源软件厂商主要依靠为客户提供服务来获得利润,但是让用户接受软件的服务价值,还需要一段时间。

开源的误区与误导

开源对于很多国内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听说过开源的概念,更有很多企业也没有接触到开源软件。加上有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倾向性误导,导致目前国内很多人对开源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开源就是免费

由于不堪商业软件价格昂贵的重负,不少使用者将目光投向了开放源码软件。

很多人认为开源软件、自由软件是免费的,其实不然。一套可用的商业软件至少应该包括软件介质、配套文档和售后服务,作为源码可以免费获得的开源软件要能够真正被用户使用,其相应的服务是有价值的。

也正是开源存在其所应有的商业价值,IBM、惠普、CA等企业才大张旗鼓地投资支持开源。

·有关部门投资企业搞开源

从Linux进入中国的一天起,就有不少业内的专家或企业家在建议有关部门资助企业搞开源。

国家相关部门或多或少也正在这样做,支持着几家搞Linux的软件企业搞开源。

在国外,类似的开源社区、开源项目不少,如法国的ObjectWeb是较为成功的模式之一。国内应借鉴国外政府资助方式,即资助对象是具体的开源社区、开源项目和开源基金,而非具体的企业或个人。

并且在资助之后,也要有合适的监督和监管机制,确保资金能够被合理利用。此外,还要建立合适的验收机制,对开源社区和项目的成果,进行阶段性的验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政府在开源社区和项目中的积极力量。

·开源就是Linux

 

Linux是开源软件中的佼佼者,也是最具商机的开源软件,在国内尤其如此。

在国内搞开源的公司清一色都是Linux厂商,Linux发行版众多,个别做其他开源软件的小公司、组织或个人极少。这种一头独大的现象本身就是蹊跷,加之所有做Linux的所谓开源公司的Linux系统都不开源,这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开源是一种涉及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自组织行为学多个学科,以合理的社区组织构架为核心、强调社区成员之间的协作过程、追求品质卓越的软件产品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软件成果包括操作系统(Linux、FreeBSD)、数据库(MySQL、Cloudspace)、中间件(JBoss、Jonas、OpenJMS)、行业应用(OpenCMS、SugarCRM)、开发平台(Eclipse)、工具软件等几乎所有软件种类,而不仅仅是作为操作系统的Linux。

所以,应该还开源一个正本清源的概念。从现在起,政府相关部门、专家以及国内愿意从事开源的软件厂商,应该在遵循开源原则基础之上,以建设开源社区和培养人才为重点,以构建一个良性开源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政府采购与政策扶持为导向,通过引进、开发,形成一个以Linux和开源数据库为底层、以中间件和应用平台为基础平台、能够满足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需求的开源解决方案而努力。而不用把目光仅仅投射在Linux之上,无端地消耗过多的注意力和精力。

开源的推动力

中国开源目前是一种草根式的发展,尽管很顽强、很悲壮。大多数参与开源的人才和企业,真的是凭借着勇气和热情在为之奋斗。

中国开源运动先天性贫血,表现在开源人才缺乏、开源社区稀少、开源项目不多、开源认知不足、开源市场狭窄等,究其原因就是以人才为核心的开源各个环节均少人问津、人气低落。因此,如果任凭开源在中国自发发展,其未来前景将十分渺茫。

澳大利亚政府在考虑就优先使用开源软件进行立法、韩国政府投入资源推进本国开源发展、欧洲成立“在公共管理部门推进开源软件协会(Cospa)”致力于该协会部分基金来自欧盟委员会,它将向愿意使用开放软件的政府部门提供专家和建议,目的是在欧洲地区提高和推广开放软件的普及,在欧洲培育一个良好的开源“生态系统”。

因此,在我国也需要类似力度的支持。政府部门将来是开源的最大用户和受益者,自然也应该成为开源的主要推动者和支持者。

但是,作为开源软件模式而言,光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形成一个以政府相关部门引导、企业参与、社区执行的协作开源模式。

要推动中国开源运动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起到引导开源产业良性发展的应有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引导,出政策、出资源;企业积极配合,出钱、出人;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将企业、个人协调组成相应重点项目开源社区,以研发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开源软件项目为中心,这样才能够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开源生态系统及生存模式,实现良性发展。

cc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