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商情报 作者:申耀
国内Linux联盟:由“虚”到“实”如何过渡
联盟是团结朋友、打击对手的绝佳手段。对于刚刚成立的中国Linux产业联盟而言,它能产生这种效应呢?
5月10日,背靠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由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发起组织的中国Linux产业联盟在京正式宣告成立。
但是,立即有业内人士站出来发表观点认为,目前仅有Linux联盟是不够的,只有当支持各种开放标准的商业软件解决方案和开放源代码软件解决方案形成一个开放计算的IT生态环境的时候,国内的Linux产业才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动力。
由虚变实
据了解,首批加入联盟的单位共计60余家企业和事业机关。参与的企业涵盖了从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信息安全、应用软件提供商、用户、培训机构和媒体等产业链上各重要环节企业。而联盟将致力于规范产业行为、拓展应用开发、协作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
无疑,一个最大的看点是,如此众多企业为何加入这样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又将如何推进中国Linux产业的发展,一时间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Linux联盟成立的大背景是,目前国内不同版本的Linux软件兼容性问题为ISV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并缺少必要的硬件及外设的支持,专业 人才匮乏等等。这些现实的因素,日益成为制约国内Linux产业发展的瓶颈,其技术根源就在于Linux操作系统、ISV以及IHV普遍缺少一个共同参照 的产品开发环境。
因此,与前不久同样是在信息产业部支持下成立的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不同,中国Linux产业联盟是带着一个“实体”诞生的--在联盟成立的同时,还发布了一个“Linux参考平台”,增加企业之间的可操作性,争取把联盟由“虚”变“实”。
对此,中科红旗的代表认为,“就好比菜的用料都是公开的,但炒出来的菜味道各不相同,厨师的手艺决定客户吃到的味道。而且用户的需求是有限的,还要计 算成本,因此各个厂商都有市场。”他表示,“Linux参考平台”就是为了把公益的关键技术部分弄出来,而非各自低水平的重复开发。
CSIP的相关人士表示,制订这个“Linux参考平台”的目标,是为了解决 Linux产品的兼容性问题。他表示,Linux本身的开放性使得Linux操作系统发行版厂商和ISV普遍缺少一个共同参照的产品开发环境,这就不可避 免地带来了产品的不兼容,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Linux就会重复Unix的发展之路,逐渐演变为开放架构下的专有系统。
据CSIP的相关人士介绍,中国Linux产业联盟未来将通过完善国内Linux相关标准,规范Linux软件和硬件驱动的开发,将Linux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利用战略联盟内部加以解决,促使企业能够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具有创新性的开发环节中去。
目前,“Linux参考平台”的V1.0版本已经面向社会发布了。
两种心态
不过,与国内众多企业的热心加盟相比,国际上一些力推Linux的企业却大多谨慎地表示了支持,有的企业甚至表示不知情。近日,有媒体记者就“中国 Linux产业联盟”成立一事询问Novell公司相关负责人时,他表示并不知晓这件事情。而IBM公司同样表示,不清楚这件事情。
由此,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是国内政府和企业之间正热火朝天地推动这件事;另一方面却是国外企业的“爱理不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此,有不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国外的这些企业在Linux上已经投入了相当多的研发资金,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对Linux产业的发展,他 们已经有了较完善的长期规划;而反观国内的企业,开发出来的产品没有用户买账,而且对 Linux的发展也并没有太多详细的打算,最糟糕的是,国内做Linux的企业成立时间太短,在Linux产业的发展上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
或许,一些国外企业在Linux的发展中的动作,可以验证上面的说法。近日,英特尔公司已经成立了以Linux和其他开放源代码软件为开发中心的集 团。而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英特尔公司就明确表示,Linux系统完全可以在迅驰标志的笔记本电脑上应用;5月,英特尔公司计划在全球展开推广 Linux计划,以便制造商更好地生产基于Linux的个人电脑。
HP则做得更加彻底,更加“本地化”。今年4月份,HP宣布在中国全面推出HP Linux合作伙伴精英计划,以HP在Linux产品、方案与市场方面的优势,共同打造成熟的Linux生态系统,并帮助中国合作伙伴在迅猛发展的 Linux市场树立竞争优势,获得更大商机。而IBM也不甘示弱,从2002年启动高达10亿美元的Linux战略以来,IBM已经在其所有的服务器平台 上实现了对Linux的支持。
不得不承认,任何操作系统的发展,都离不开硬件厂商的支持和配合。而在这方面,相关的国内软、硬件企业相互配合的案例都太少,这也让人们对Linux产业联盟,日后究竟能表现出来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表示怀疑。
能否成功?
日前,一份《中国Linux市场2005&2009年预测与分析》显示,2004年中国Linux市场收入达到930万美元,出货量达到183.5万套,分别较前一年增长20%和3.6%。
实际上,过去的2004年,业界也看到了Linux已经逐渐渗透到电信、金融这些 IT需求高端的行业,并且Linux正逐步应用于高可靠性服务器和集群服务器这些相对高端的领域,不再局限于支持一些简单的应用。从另一个侧面可以说明, Linux被企业级用户的认可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甚至,Turbolinux公司市场经理前不久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用“非常不错”来形容2004年的业绩,“Turbolinux首次实现赢利,并且在第九个月时,就已经实现全年的盈亏平衡。”
业内人士称,很显然,现阶段的Linux仍处于“革命尚未成功”的阶段。毕竟 Linux不是游戏,不是娱乐,它不会以一夜成名的方式进入大众的生活。虽然2004年Linux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但在市场总量上,尚不足以与传统 操作系统相媲美。也就是说,整个Linux市场仍处在蓄积能量的时期。
那么,中国Linux产业联盟能否获得广泛的成功呢?除了政府和厂商的力推以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是ISV,必须让ISV“总动员”起来之后,Linux的发展才能更进一步。
对此,北京中程汇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兵认为,成立中国Linux产业联盟这件事情本身是很好的,可以帮助消除厂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技术壁垒,对产品的开发应用以及客户的选择来说,可以提供一个选择的空间。
但是,张兵也有所担心,联盟是否能真正走下去,是否有更多实质的行动来支持 Linux的发展。“这个联盟一定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计划,并且需要经常去看计划的实施情况。”他建议认为,Linux是一个长期的策略,应该有国家资金的 支持,中国Linux产业联盟也可以设立一个基金会,能鼓励推动Linux往前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