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业界 - 计世资讯:SI和ISV要不要支持Linux?

计世资讯:SI和ISV要不要支持Linux?

当前SI和ISV对Linux的支持呈两级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用户需求存在差异。

  首先分析面对行业大型用户的SI和ISV,这部分SI和ISV与大型厂商联系紧密,服务用户规模大、项目金

  额高,对Linux的宏观发展趋势比较看好,在解决方案中积极采用Linux,并会适当对用户给予推荐。这种局面开始于2002年,2004年在政府、教育、电信、金融等行业已大范围推广开来。但是这种应用推广并非指这些应用开发商或系统集成商已经将自己的系统全部构建到Linux上来,而只是已经在积极地进行合作尝试,开展认证,提供部分基于Linux的解决方案。当然实际的应用案例也已经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系统较新、相对边缘的应用上,Linux更是大幅度地拓展市场。事实上,在较小规模的应用上,Linux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比如,在一些小规模Web应用方面,基于Java的许多容器和数据库都是开源代码的,例如MySQL、Tomcat 等都是能够胜任小规模Web应用的组件,并且完全免费。只要使用者对技术方面熟悉,就能节省很多费用。既然能够争取用户,SI和ISV肯定乐于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同时,在高性能集群方面的应用也已出现SI提供的典型案例,所以说,SI和ISV实际是跟随用户需求进行选择的。

  但是渠道上也有另一种声音,他们是那些服务于中小企业的SI和ISV,这部分SI和ISV数量众多,虽然承接的每单项目金额不大,但销售额总和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市场份额优势。由于这个细分市场用户系统建设水平不高,基本上采用Windows已能满足需要,移植的成本反而增加,因此从用户到SI和ISV,对Linux的兴趣都不大,态度也很冷淡。

  大型企业是多个操作系统平台并存,所以当然需要SI和ISV对Linux的支持;而很多小型企业是全Windows环境,所以SI和ISV也不愿在产品和人员成本上做更多投入。计世资讯分析认为:SI和ISV的这种决策行为只是从当前需求状况出发的,只有部分大中型SI和ISV会考虑到未来的长远发展,从战略决策上主动开发支持 Linux。这种只注重当前需求、不关注未来趋势的行为是典型的短视行为,很多目前不支持Linux的SI和ISV认为,现在用户既然需求不迫切,自己也没必要主动多做投入,等用户对Linux提出需求时再迁移平台也不迟。其实不然,计世资讯通过对操作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不熟悉 Linux的情况下应用Linux,维修维护成本、人员成本都是非常高的,但是这些成本会随着熟悉程度的增加迅速降低。换言之,Linux的使用成本是可变的,它的应用相对于Windows应用而言是会从比较劣势逐步向比较优势转化的。另一个令很多SI和ISV当前没有支持Linux的原因是,他们认为 Linux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大家都可以看到,当前Linux的发展速度是操作系统产品中最快的,它已开始进入重要行业企业的关键系统应用。通过上述两点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对于用户还是对于向用户提供服务的SI和ISV,越早熟悉Linux越能够在未来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SI和ISV当前去开发支持Linux不仅仅是满足用户当前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两到三年后的市场竞争打基础:对Linux平台的掌握熟悉程度决定SI和ISV未来项目的费用成本、当然也决定着营销的成功与否。不可回避,所有SI和ISV都需要尽快支持、掌握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