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Linux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几年前,当Linux从自由软件转变为标价商品时,曾经令许多真心喜爱它的人忧心忡忡,他们对商业活动和金钱的介入感到不满,对这面自由软件的旗帜上日渐涂满了公司的标识感到无奈和恐惧。时至今日,Linux已经成为能够与微软Windows比肩而立的标准化产品,攫取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却很好地证明了Linux市场地位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硬件产品开始把“支持Linux系统”的字样明显地印在其外包装上。它说明,Windows虽然在今天还是主流标准,但Linux也同样不可或缺。取得这样的成就,无疑与诸多Linux系统开发商所做的市场推广关系重大,那些抱怨的声音也随着市场的扩大而渐渐消失。
在国内,Linux呈现热潮的时间是在1999年,近10个厂商及其产品相继登台,一波又一波的企鹅军团(Linux标准造型)熙来攘往,造成不小的声势。进入2000年,Linux产品虽日渐增多,但厂商的宣传调门却不像去年提的那么高。究其原因,一是经过一年的市场开发和培育,厂商们已经对国内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需要静下来仔细研究并调整发展战略。另一点,市场状况比原先预想的要好,厂商们忙于收获果实“干实事儿”,宣传的劲头自然就放松了。
在市场经济中,最深刻的变化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或突然性爆发,而是在多种制约因素的作用下,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予以实现。我们应该注意并看到,Linux在技术、产品、市场运作等各个方面都更加成熟,市场也呈现出更加清晰并更加美好的前景。虽然早就有人说,Linux时代已经到来,但在微软Windows独霸操作系统天下的昨日或今天,这种说法显然缺乏必要的市场支持力。对Linux来说,能否成为新时代的象征,关键在于它能否很好地解决一些根本性问题,消除不利因素的掣肘。而在这个方面,Linux显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新千年的自由风
4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主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承办、《中国计算机报》协办的“促进Linux健康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虽然媒体对此次会议的报道不是很多,但笔者认为,这是继去年7月召开“Linux与中国软件产业高级研讨会”之后,事关Linux在中国发展前途与命运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它的意义在于,这是政府主管部门明确地为一种产品撑腰打气,并试图推动Linux下一轮高潮的早日出现。
软件行业协会承办此次会议的意义也非同一般,因为随着国内产业结构及管理职能上的深化改革,行业协会这一长期缺少实际职权的民间组织,将逐渐担负起一些原本由政府部门把持的行业管理职能。这是笔者不久前在参加实达铭泰“i软件研讨会”时,从信息产业部领导口中得到的一个信息。
此次会议前后,在业内的几次公开活动中,该协会的负责人都对微软及其Windows系统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主要论点有三:(1)Windows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对中国的信息安全构成威胁;(2)微软刻意抬高同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搞歧视性政策;(3)微软借垄断地位谋求高额利润,不利于整个IT产业的发展。如上所述,这种强烈的批评是在行业协会行将得到管理实权的背景下出现的,对Windows的打压作用不可小视。它预示着今后一段时间内,行业协会将积极致力于组织、扶持竞争性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这个产品无疑就是Linux。
这一点连国外媒体也注意到了。4月下旬,道-琼斯在一篇名为“中国利用Linux同Windows抗衡”的文章中指出:“数月以来,中国的官方媒体一直在大力吹捧Linux操作系统……这似乎在急于发出某种暗示—这一全球发展最快的电脑市场可能将大规模采用这个(指Linux)正在崛起的操作系统。”该文同时提到了此前国内有关政府禁止国家重要部门使用Windows的报道,这些报道并没有得到政府发言人的证实,但也没有被完全否认。对微软来说,这已经足够糟了!
时值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判决微软解散,在美国国内掀起轩然大波之际,四面楚歌的比尔·盖茨甚至没有心情来感受这一来自东方大国的痛击,应对措施更是无处可寻。
在许多人看来,Linux的崛起也就意味着微软Windows时代的结束,反之亦然。实际情况与这样的推测基本相符。根据连邦软件销售连锁组织总部向本刊提供的统计资料,今年1~4月份,连邦软件连锁店售出Linux操作系统的总数达到了近3万套,远远超过Windows的销量。
与OEM市场不同之处在于,软件零售数量的增减,能够更准确地体现最终用户而非计算机组装厂商的兴趣取向,而后者的选择又明显要受到最终用户需求的影响,这就是最近一段时间,组装厂商对Linux兴趣大增的原因。由此可以预计,今后在OEM市场上,两种产品的此消彼长之势将会更加突出。
向大市场挺进
“促进Linux健康发展战略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如何推动Linux整体解决方案的进展。这是改变以往Linux开发商偏重于单一操作系统开发,脱离用户实际需求的一大进步。在此之前,开发商们实际上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相继退出了各自的方案性产品。从连邦总部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销量最大的正是这些组合产品。以本刊组织开发的“零壹大师—Linux服务器应用套装”为例,一经推出即被连邦总部认购包销,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售出了近1800套。
此次研讨会上,软件行业协会杨天行理事长指出,Linux解决方案应注重两大侧重点,其一是网络服务器平台,另一个就是应用与信息家电的嵌入式系统。不难理解,在网络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服务器产品的需求将保持持续的、大幅度的增长。而随着后PC时代信息家电市场的启动,嵌入式系统也将迅速扩大市场需求,占得操作系统市场相当大的份额。
早在去年10月,笔者在采访杨天行理事长时,他就谈到了嵌入式系统对中国IT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如果国内开发出成熟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嵌入式系统,我们就能够说服国内家电厂商予以采用,进而制订中国信息家电市场的准入标准,主导国内以至全球市场的发展。因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对全球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市场视而不见。
虽然在目前看来,PC市场依然是操作系统的最大买家,但我们一概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市场目前的状况即使不是到了“夜市”,也显然已经过了正午。与其相对应,信息家电犹如刚刚开始叫卖的“早市”,而服务器市场正阳光普照。
对这一点,比尔·盖茨先生是看得很清楚的,Windows NT、Windows CE和X-Box就是其思想认识的真实表现。Linux要在这两个市场上大力开拓,无疑是对微软的致命威胁。
目前,PC市场由Windows主宰,Linux缺乏实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是说,在这个领域里Linux就根本无法与对手展开竞争。实际的情况可能是,Linux不需要在推广其技术标准,赢得应用软件开发商支持方面下太大的力气,而采取长跑比赛中的紧跟战术就能获得实际成果。简单地说,就是让那些基于Windows标准的软件在其系统中能够运行就可以了。对Linux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该战术早已为Linux开发商所采用,早期有WinShell,后来则相继出现了X-Windows、Winux和Lindows。
长远来看,这种战术将最终为用户所接受,因为与昂贵的Windows比较起来,Linux毕竟是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利益驱动将逐步蚕食掉Windows即有的市场份额,使市场格局为之改观。虽然目前看来,跟跑战术的收效不大,但这是由于技术缺陷造成的,与本质无关。
当Linux在PC市场占有一定的,哪怕只有10%~20%的份额时,应用软件厂商就不能不将产品主动与Linux标准兼容。这样的情形,我们已经在数据库市场上见到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当IBM或Sybase与Linux实现兼容之后,其他公司的产品就不得不考虑兼容的问题,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落后的或者有缺陷的。
新饼的魅力
接着谈应用软件市场。由于从一开始就缺少开发商的支持,Linux厂商只好自己开发或组装应用软件,随操作系统一起提供给客户。如TruboLinux在国内发行其第一个(TruboLinux 4.0)产品时,完全版竟然多达10张光盘,其中8张是应用软件,这对Linux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软件开发商不支持Linux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出于对销售利润的考虑。作为在市场机制环境中生存的现代企业,对投入/产出比的注重几乎是一种本能。虽然它们对把持PC市场的Wintel体系不无怨言,但在能获取足够利润的诱惑下,还是愿意俯首贴耳。这样的市场主导性,Linux眼下显然不具备。
此外还有另一个原因,相对来说或许更为重要,那就是产品的标准化问题。
秉承Linux自由软件的传统,同时各厂商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Linux开发商占山为王,各自为战,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虽然现在的Linux市场为几个实力最强的大企业所主导,但它们也仅仅是主导而已,相互之间明争暗斗、激烈竞争,离统合市场的目标相距甚远。
众所周知,如今全球Linux开发商近乎无数,它们的企业市值总额早该超过了微软,为何不能打败对手?力量分散,标准不统一,是最主要的原因。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陈冲副司长指出,Linux市场是很广泛的,市场的开拓也很快。每个厂商都要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定位,现在应当联合起来发挥这些特点。他说:“大家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就要有些游戏规则。”在此,他着重对产品标准化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既然(Linux)是产品,就有一个标准化的问题,”他说:“Linux要遵守国家在软件等信息化产品有关的标准,包括中文的标准。只有遵守一系列的产品标准和用户接口标准,才能吸引更多的应用软件开发商,共同为Linux添砖加瓦。否则,就有可能走上当年Unix发展的老路。”
统一标准,对松散的Linux来说或许较为困难,但却是必需的和必行的,舍此别无他途。促成标准的有利因素恰恰在于,目前的Linux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够“自由”,而是集中到规范的经营性企业当中,这些企业出于市场和切身利益的考虑,就必然要走向联合和统一。5月11日,Linux国际化组织Li18nux公布了Linux国际化规格草案—“Li18nux-2000”,并争取在8月推出第一个版本。
统一标准后的Linux市场,如同一张新烙得的大饼,虽然颇为诱人,但或许只有那些通过联合大大增强了自身实力的企业,才有资格参与瓜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应用软件开发商。对它们来说,Linux是一个新出现的市场,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开发商已经注意到这点,一些企业则已经抢先进入。如著名的多媒体软件开发商Corel和Macromedia,以及刚刚进入中国的韩软(Haansoft)。
4月27日,韩软(中国)公司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出其支持Linux的字处理软件—“文杰”中文版。该公司声称,这是中国市场上第一个支持Linux的字处理软件,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需要指出的是,这次活动也得到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支持与协助。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外国企业,不远千里,跑到中国的首都来发布一个中文版的软件,这是怎么的一回事?我们自己的企业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留待中国的厂商们去思考和回答吧。
时机到没到?
回到本文标题提出的那个问题—“Linux时代是否真的已经开始?”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意思其实是说“进入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这是业界更为习惯的提问方式。
明确的答复显然不是很容易给出,最终还得靠企业自己来作判断。
据IDC的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Linux销售了约135万份,占总销量为540万的操作系统市场的25%。在服务器方面,1999年Linux发货量超过了资深操作系统Novell NetWare和所有的Unix,比1998年Linux的销量增长92%,增长速度约为整个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增长率的4倍。Linux在客户端操作系统市场也日益流行,不过它还是被Windows远远抛在后面。1999年,Windows 3.x、95和98占据总量为9860万份的66%,Windows NT占据21%。而Linux增长至4%,紧随占据5%份额的MacOS。
这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一点问题,即Linux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而且是越来越快。对业界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加速度意味着什么。
近期,各种媒体上有关Linux的报道很多,因版面所限,这里不再重复摘录。这些报道涉及Linux的方方面面,显得比以前实际了许多。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最后想谈两个问题。其一,许多人把Linux未来的发展与微软的命运相联系,这个意思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了。在此想补充的一点是,我们不应当把两者完全地对立起来,而要采用比较和借鉴的方法,更切合实际地从中探寻和发现经济规律。
其二,我们经常说,软件的开发“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作为一个成熟的开放式系统,Linux给人们提供了极其广泛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这其中有很多正是迄今没有出现过也没有被人想到过的,这是机会也是挑战。细分的市场前景似乎是必然的,而且再也不会出现如微软、IBM那样的“万能”企业。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我们还有很多细致的分析、研究工作要做。
连邦2000年1~4月linux软件销售统计 商品名称
数量(套)
linux游戏宝典
353
red hat linux 6.1
872
red hat linux 6.1(计算机世界信息中心)
1005
turbolinux 中文版4.02
438
turbolinux 服务器简体中文版6.0
4
turbolinux 简体中文版6.0
337
xteam linux 2.0标准版(5cd)
53
xteam linux 2.0标准版(2cd)
467
xteam linux 2.0精装版 (12cd)
428
your-linux(manberake linux外挂中文平台)
275
红族linux
544
红旗linux标准版
2098
蓝点linux中文版1.0
7694
红旗linux简装版
3634
蓝点双响炮
7910
蓝点双响炮(简装版)
1696
零壹大师-linux服务器应用套装
1779
合计
29586
摘自:http://www.os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