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禹丁
从“维纳斯”到Vista
9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历经7年时间研发,8000硅谷精英组成的项目开发团队……
1月29日,微软在全球正式发售Vista的家庭普通版、家庭高级版、旗舰版、商业版和企业版。被微软称为“将改变我们生活模式,如同柏林墙的倒塌一样成为标志性的事件”的Vista,终于在两个月前正式到来了。
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Vista,这款全球瞩目的产品,由于微软几次“跳票”,让世人足足期待了两年。2006年11月30日,微软在纽约为Vista、Exchange 2007以及Office 2007举行了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向企业用户保证:“以后新产品的推出再也不会推迟那么长时间了。”而据说这责任可以追溯到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作为公司前首席软件架构师的他对Vista早期版本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为此他把管理权交给了继任者雷·奥齐(Ray Ozzie)。
发布会上,对于投资额度远远超过历代Windows产品、“7年磨一剑”的Vista,微软简直有些怎么“吹”都不过分的味道,除了“柏林墙倒塌一样的标志性事件”,微软巨头们还用了“里程碑”、“革命性事件”这样的大词。
确实,自20多年前微软替IBM PC编写操作系统而声名鹊起之后,微软联手英特尔推动PC产业滚滚向前,并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全世界10亿台电脑中的9亿多台每天都会奏响Windows的开机音乐,软件程序员则广泛使用Winodws和Office作为开发平台。
但像过去一样坐享Winodws和Office这两款“提款机”的高回报特权,显然已不合时宜。微软过去10年中将其软件业务延伸到了诸如电视机顶盒、移动电话等设备上,它向旅游和媒体业进军,还自己发布Xbox和Zune媒体播放器这样的硬件产品。这些商业行为都可以被视为试图摆脱对两大支柱过度依赖的努力。
上世纪90年代末昙花一现的“维纳斯”机顶盒计划,使微软觊觎未来数字家庭控制地位的野心为世人所知。主导3C融合的潮流,让PC而不是电视成为数字家庭的中心,是比尔·盖茨一直以来的野心。Vista正是沿袭和承载着微软的这一庞大构想。
从产品本身来说,不需要用户按“确认”按钮进行设置,Vista将媒体中心(Media Center)和图片库(Photo Gallery)直接放到了“开始”菜单中。“越俎代庖”之中,足见Vista对数字多媒体功能的着力。微软希望PC替代数字摄像机和DVD播放器,这一企图最早从2002年推出的Windows XP中的多媒体中心就体现出来,Vista较之前辈更有着革新性的数字多媒体界面和应用程序,它支持的家庭娱乐功能还包括播放和录制高保真数字有线电视节目、无需专业声卡自定制音频文件、刻录电影等,当然还有与Xbox游戏机的无缝对接。Vista强大的多媒体工具DirectX 10支持3D图形、游戏和高清视频输出;播放器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则可以直接播放联网PC中的音乐文件。用比尔·盖茨的话说:“我们将把媒体中心转变成我们的主流产品。”
Vista是第一个得到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Cable Labs)认证的桌面操作系统,它支持该机构的CableCARD技术标准,得到这一认证意味着Vista用户只要买一张一寸见方的CableCARD卡插入电脑,就可以接收CableLabs旗下有线电视台的节目。惠普已经计划专门推出一款支持Vista“多媒体中心”功能的电视机产品。新闻集团旗下的Fox互动体育频道1月30日也推出互动性的互联网服务Fox Sports Lounge,把实时比赛播放、静态图片和新闻提供给Vista用户。
“很显然,Vista是一种融合型产品。”赛迪顾问计算机分析师陈林认为,如果站在3C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看Vista,可以看出融合与创新是Vista最大的历史功能。“Vista也许可以激发在更细分领域的垂直创新,改变一种竞争秩序,并推动IT产业与消费电子、通讯产业的深入融合。”他说。
从1985年的Windows1.0到今天的Vista,微软的Windows早已超越桌面操作系统的范畴,逐步衍变成为一种平台,平台之上,人们可以看到消费电子、数字娱乐甚至中间件的影子。如同2005年10月比尔·盖茨在洛杉矶著名的神殿大会堂宣布的那样——微软要让Windows走进每个家庭的卧室、厨房、汽车,甚至是人们的口袋。
现实的安全问题
愿景看上去相当美妙,只有一个现实问题:用户会不会像拥护Windows 95、Windows XP一样拥抱Vista?
人们还记得1995年、2000年及2002年的Windows系列产品上市时,比尔·盖茨站在纽约街头与排着长龙的用户签名合影的盛况。但这一次尽管耗资5亿美元的宣传攻势空前,Vista获得的追捧却降温不少。由于对内存的要求惊人,大多数用户都不会为装载Vista特意去升级自己的电脑,他们会在下一次买新电脑时才开始使用Vista。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到2007年底,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的普及率将只有9%,到2008年底的普及率也不足30%。鲍尔默也承认:“关于Vista的一些预期有些夸大其词,我不认为消费者会拿出太多的额外资金来购买PC。”在独立分析机构Directions on Microsoft的一篇报告中,则将“向企业客户解释为什么应购买Windows Vista”列为微软接下来必须面临的10大挑战之首。
微软也许可以像往常一样,通过各种减少用户选择的办法黏住用户,比如在惠普、戴尔、联想等制造商的PC中预装Vista,逐渐关闭WindowsXP系统补丁更新程序的服务器,或者告诉集团采购者:Windows XP已经缺货,但可以以Windows XP的价格出售给你简化版Vista。
但长期来看,用户真的会用PC替代电视吗?微软必须改变用户多年形成的习惯,安全问题更使得这一改变显得遥遥无期。谁能想象自己的电视动不动就死机,出现bug、中了病毒或者中了“木马”被别人侵入操纵?
Vista之所以数次推迟发布,据说是因为需要重写的代码量实在太大。过去Windows的每个新版都是在旧版基础之上开发的,程序代码就像是沉积岩,夹杂不为人知的“灭绝生物化石”,Vista的开发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沉积岩中的沉渣从操作系统里清除出去。
为什么会形成沉积岩?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Windows的成功——它太普及了,全世界的黑客都在研究和利用它的漏洞,微软必须不停地打补丁。为了提高安全性,Vista开发了用户账户控制(UAC)功能,用以把盗版软件用户排除在外,限制恶意软件。如果一名用户希望安装新的软件或者更改系统设置,UAC会要求其输入凭证并验证以后才能进行新的进程。美国国家安全局也曾帮助微软增强Vista的安全性。同时,Vista还提供“反钓鱼”功能,比如当用户打开某一网页时,在网页下方的IE保护将会被开启,反钓鱼功能会提示用户这是否是一个好的网页。
微软原先打算阻止其他公司的安全软件访问Vista的“内核”,以保护内核不受恶意软件侵害,但立即遭到赛门铁克等杀毒软件商的抗议,他们指斥微软是在利用其操作系统作为迈进新市场的敲门砖。在遭到欧盟的警告之后,微软做出了让步,允许其他厂商访问其系统内核。尽管如此,曾有微软人士公开地高傲宣称,用户安装Vista后,将不再需要第三方杀毒软件。然而国内杀毒软件商瑞星公司副总裁毛一丁告诉《商务周刊》,Vista推出后,瑞星专门成立了一个5人小组评估其安全性,结论是“Vista并不比Windows XP安全多少,尤其是针对木马的防范”。去年国际权威反病毒产品测试机构AV-test公布的最新评测报告中,瑞星的排名比微软高出了八位。事实上,就在Vista发布给企业用户后没几天,研究人员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个重大安全漏洞。“至少在两年内,不存在微软危及杀毒软件商的可能。”毛一丁说。
“安全要靠开放性来保证。”Linux软件开发商红帽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实介绍说,红帽产品RHEL4曾经发现18个严重安全问题,结果开源社区24小时内便解决了这些问题。红帽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开源软件企业,去年收入增长108%。3月15日,红帽在新加坡发布了其针对Vista的企业级新产品Linux5(RHEL5)。
最大的敌人
不管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是否承认,这家为PC提供基础软件的公司今天已经不像1995年那样不可或缺了。可替代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不愿面对的,微软帝国的压力首先来自于开源软件的崛起。开源软件的代码多数是由志愿者而不是某个公司开发,生成的程序一般供人们免费使用,同时开放给所有人继续改进。从红帽公司到IBM这样的业界巨擘都在经营开源软件业务,他们通过销售后期的软件支持服务赚取利润。
如今最受欢迎的网络服务器软件Apache是开源的,广泛应用在服务器领域的Linux操作系统也是开源的,Mozilla公司的浏览器软件Firefox几年前不为人知,而现在它在欧洲大行其道,微软的IE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因此下降了超过10%。这些开源软件最大的优势是免费和群策群力形成的开发速度,互联网将开源阵营聚集在一起对抗微软。
事实上,让微软神话般崛起的互联网也可以说是微软最大的敌人。在线应用程序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理念的实现,使得人们在未来极有可能摆脱PC的束缚。“哑终端”(dumb terminals)是这一理念的方向,即PC不用像现在一样功能强大,人类螺旋式重返大型机时代,通过网络而非硬件设备获取并更新应用程序和存储数据。在这一情景中,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改为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SaaS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维护和升级IT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近年来,SaaS的兴起已经给传统套装软件厂商带来真实的压力。
更多的计算机使用开源软件而不是“版权所有”的软件,更多的流行软件和服务来自于网上,新一代人不用Windows的桌面图标“我的文档”,他们在YouTube上看视频,在Flickr上共享照片,在线收发邮件,甚至使用Google的在线文档和制表软件——对微软来说,这都是一场灾难。2006年10月,Google宣布推出在线软件包服务,可以支持用户创建、管理和共享在线文档与电子表格,其协同办公功能支持多用户同时在一个文档上工作,更重要的是,其价格仅为Office的1/10。Google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放言:“桌面软件将被允许用户选择文档模式、搜索工具以及编辑功能的互联网服务取代。” 以上这些业务,都是微软传统的势力范围。
随着PC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下降,软件业抛弃PC转向网络服务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业界人士普遍认同软件在线化是长期的趋势,一些观察家甚至认为Vista和Office 2007将成为伟大的PC时代的遗物。对于微软来说,一旦跟不上这一趋势,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的垄断地位,将被Google和其他互联网竞争对手所侵蚀。
Vista的重量和微软的方向
当Google等互联网公司开始直接挑战微软的核心业务时,微软必须有所行动来维持自己正遭遇蚕食的统治地位。互联网使得微软不得不进行“巨人的转身”。
Google的广告收入模式对微软的转型影响至深,以这一模式,Google只用了7年时间就将市值做到超过微软的一半。鲍尔默也表示: “微软在过去几年一直把焦点放在由开源软件造成的威胁上,而现在已经把注意力转到由广告支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上。”
“现在市场变了,微软是一家商业感很强、很聪明的公司,他不会固守过去的陈旧思维。”易观国际分析师宋星认为,微软已经进入搜索和web2.0领域,长期来看很可能会对Google等竞争对手形成反威胁。
2007年3月,微软把原网络搜索和网络广告部门合二为一,此前微软网络搜索业务隶属Windows及Windows Live研发部门,原网络广告业务隶属Windows Live平台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电子邮件及即时通信等应用软件开发。Directions on Microsoft分析师马特·罗索夫认为,微软把搜索和网络广告部门合二为一,可以理解为该公司以前把搜索视为Windows系统的延伸,而现在已注意到搜索业务自身的重要性。互联网调研机构Nielsen/NetRatings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微软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为10%左右,而Google和雅虎分别为56%和21%。
盖茨的继任者奥齐的任务之一,便是推动微软从售卖盒装软件产品转变为提供在线服务。2005年11月,微软在旧金山发布在线服务“Windows Live”,覆盖了之前始终不见起色的MSN门户和Hotmail,并推出帮助小公司建设办公网站的增值服务软件Office Live,宣传其Live搜索及adCenter广告平台。
“Vista很可能是微软转为在线模式的开始,3—5年内将会看到这种变化。”数字巅峰(8844.com)公司CEO肖磊预言,“如果应用网络化,软件公司可以不用再兜售那些套装软件盒子了,它们可以把软件当成一种服务,按月计费。”数字巅峰是“软件在线化”理念的坚定拥护者,肖磊介绍,中国内地市场第一套Vista软件便通过8844在线发售。
在Vista中,网络和共享中心可以轻松地配置、连接和管理多个网络,无论是开始菜单还是应用程序的每个窗口,全部拥有动态搜索栏,可以直接登录Live Search网站。IE7.0实现了单一窗口多标签浏览、RSS(在线共享内容)等全新功能,将Web2.0的元素融入其中。此外,微软还放弃了一些野心勃勃的新功能,比如WinFS(Windows未来的存储系统)。按照原来的设想,WinFS将提供强劲的本地搜索能力,同时又是一个存储和检索文档的平台。在意识到此项技术过于复杂之后,微软果决地断腕。
尽管如此,集成了多媒体、安全杀毒、搜索、办公、即时通信等功能的Vista仍然大大增加了集成度。Vista家庭高级版占用800兆系统内存,相对于100多兆的Windows XP实在是庞然大物。“最大的问题就是集成度过高,集成的东西太多了。真的很希望MS发布一个干净的版本。”一名Vista的用户在博客中抱怨。就连“摩尔定律”之父戈登·摩尔也嫌如今的PC过于复杂,他说:“开发者还在不断地提高用户界面的复杂程度,用户根本无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
“微软的互联网化并没有把软件瘦身,相反Vista越来越大,微软把一切本地化的方向是与互联网简约化、服务化的大趋势背道而驰的。”中文2000公司总经理胡才勇评论说,“微软证明了它是一家成功的软件公司,但还没有证明它是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尽管还难以说成功,但对于微软这个“垄断成性”的巨头进军互联网,竞争对手们反应强烈。1月初,由IBM、诺基亚、Sun等众多公司组成的欧洲交互系统委员会向欧盟起诉微软。该委员会在声明中称:“微软希望将其市场垄断地位扩展至互联网,而Vista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微软迈出的第一步。”
“微软最大的对手是互联网。”Xteam冲浪平台公司总裁任一说,“未来是互联网定标准,还是微软定,将决定微软能否继续如此成功。”
给产业链一个多大的支点
20多年来,微软与英特尔形成的“Win-tel”联盟奠定了PC产业辉煌的基础。它们使大型机退出历史舞台,并客观上推动IBM这头大象跳起舞蹈,从一家硬件提供商成功转型为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微软和英特尔为中心,众多的零部件制造商、整机提供商、应用软件开发商以及中间件开发商紧密配合,他们形成的产业创造了巨量财富和数十家世界500企业,“摩尔定律”似乎可以为这个产业提供不竭的动力。这一定律表明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
但在高速发展20年之后,PC产业软硬件创新乏力,日趋同质化和消费品化,行业利润率下降到5%以下。IBM出售了PC业务,“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戈登·摩尔则在2005年预言他的定律会在10—20年内不再有效——更多的人相信这个时间会更早到来。
行业的惨烈竞争和持续疲软使产业链条上的厂家用期望的眼光看着微软,尤其是众多硬件商,寄希望于新一代操作系统能给PC带来杀手级应用,重现行业繁荣。主要面向64位芯片设计的Vista对硬件的要求大大高于Windows XP,如果Vista成为主流,无疑将迎来一轮大规模的硬件更新潮流,甚至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换机潮。
Vista在纽约发布会上的平台——惠普Pavilion tx1000平板笔记本,配置着160GB硬盘、2GB内存和AMD 64位芯片组。不仅是重新夺回PC老大位置的惠普和在牢不可破的“Win-tel”联盟中插一杠子的AMD,Vista的高配置硬件规范让几乎所有硬件商都在第一时间拥抱Vista。正式发布不足一个月,微软(中国)就携手国内外17家OEM厂商推出70余款预装Vista的电脑。
国内PC老大联想公司正在艰苦走向世界,为树立主流品牌形象并同戴尔区别,联想坚持增强PC应用和增值服务的方向。此次联想对Vista发布的配合深入到整个系统开发的全程,基于联想LXT技术(包括安全芯片、底层杀毒、内核修复等功能的安全集成技术),联想在Vista媒体娱乐中心中内置了价值上万元的免费娱乐内容。“上游厂商的技术产品风向直接拉动下游厂商发展,Vista会促进PC厂商围绕它进行一系列创新。”联想大中华区副总裁白慧敏对《商务周刊》表示,联想并不仅仅进行简单的预装,“有理由相信Vista是众多IT厂商实现飞跃的一个契机”。
华硕电脑产品总监许建霖也介绍说,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华硕就在各大产品线上推出了预装有Windows Media Center Edition(MCE)操作系统的机型,以便为用户免费升级至Vista家庭高级版。据内部销售统计,华硕目前出货的Vista机种占到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在Vista的影响下,整个电脑产业链,尤其是硬件厂商,未来2—3年的市场景气都会得到好转。”许建霖说。
“Vista新体验,酷睿2加‘润眼’”,是海尔电脑最近提出的营销口号,海尔计算机本部营销总监周兆林告诉《商务周刊》,海尔6000元以上的电脑基本都预装了Vista,并采用英特尔酷睿2芯片,使海尔计算机性能提高40%,“润眼”则是海尔推出的一款环保型大屏幕显示器。
IDC中国区副总经理万宁认为:“Vista最大的影响可能会在PC终端行业引起新一轮竞争,大家都想搭上这班车,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分化和整合的‘马太效应’。”但另一家分析机构易观国际的分析师宋星则认为,Vista会推进硬件产业发展,但这种推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说:“产业格局的重组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不认为靠一款操作系统就能重组产业格局。”
而在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目前还看不到Vista带来什么显著的变化。国内领先的网络视频商迅雷首席运营官程浩对《商务周刊》表示,迅雷只是在做一些很小的调试工作,以使迅雷软件与Vista兼容。腾讯公司一名员工告诉本刊,QQ与Vista的兼容在Vista发布后一个月内便已完成,“所谓QQ与Vista不兼容的说法是误传”。
多数人同意,Vista只是微软进军数字家庭和面向互联网转型的一块“敲门砖”。就在发售Vista不到一个月时间,微软宣布三个版本的Vista操作系统的支持期限为5年,而不是通常的10年。这是否代表着微软有可能在5年内推出Vista的替代品?
来源: 商务周刊(北京)